English

为船、为海、为国防……

2001-06-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建筑气势雄伟,楼群飞檐雕梁,古朴典雅。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军事科学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学院创建于1953年,陈赓将军为首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亲颁训词明确其使命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技术……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1970年,在“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完整建制及其它系部部分教师、干部的基础上,在军工学院原址建立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聂荣臻元帅为学校题写校名。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如今,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已发展成为我国一所具有鲜明船海特色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博士、硕士专业覆盖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全部相关学科。经过“211工程”“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高水平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于1996年1月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同年8月通过“211工程”立项审核;1997年7月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经过不懈的努力建设,学校高质量全面完成了“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任务,于2001年6月12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211工程”建设中始终把“发挥特色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做为发展原则,确立了以“三海”领域国家战略需求为主要面向,以构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支柱性学科新优势为核心内容,以增强科技前沿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重大科技攻关能力为主要目标,带动学校整体水平上台阶,力争到2000年末,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为到21世纪初叶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建设目标,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特色求发展”的“211工程”的建设思路。

学校的“211工程”建设内容分为3类共13个子项目。其中有6个重点学科项目,4个公共服务体系项目,3个基础设施项目。

在“211工程”建设中,学校严格项目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调整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提高参建人员管理素质等,做到了所有的基本建设项目全部招标,建设工程有序实施、建设管理遵章规范、工程决算严格准确、项目操作透明公开,从而严格控制了投资,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在各级部门全力支持、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学校牢牢抓住“211工程建设的机遇,在全校师生员工的拼搏努力下,“211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建设目标全面实现,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和较大改善,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工程大学发展特色的办学道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以“三海一核”主体学科为重点搞好学科体系建设

以“三科需求”为目标创建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在“211工程”建设中,学校确立了以“三海一核”,即:海运、海防、海洋开发及核工业主体学科为重点的学科体系建设思路;同时学校的科研成果注重面向“科技兴海、科教兴船、打赢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的需要,军民并举,经过重点建设,学校诞生了21项标志性成果,这些主体学科成为学校“211工程”标志性成果的源泉。

★现代船舶设计与制造学科:发展了船舶CAD/CAM设计开发、船舶产品数据交换技术等若干研究领域。这些方向处于国内领先、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人才培养迅速适应了造船新模式的要求,支撑了“水下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多个国防重点项目由该学科承担。其标志性成果有:

双工型沉体探测打捞系统,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并通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行业评审,其双工功能(载人和揽控)属国内外首创,水面控制母船是我国第一艘带有动力定位系统的水面舰船。

“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达到美国90年代末同期水平,为我国研制和开发该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智水Ⅱ型”机器人获1996年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智水Ⅲ型”机器人2000年通过国防科工委技术成果鉴定。

★水声工程学科做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水下目标检测和识别技术、水下目标定位和运动目标轨迹测量技术及海底地貌测量技术等多个领域都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对实验室的重点建设,使学科装备条件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标志性成果有:

在某型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被评为1998年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学校作为参加单位,获得1997年中国科学院特等奖,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研制的我国第一套海洋海底测量仪——某型条带测深仪,实现了我国海洋测量史上测绘手段的革命性飞跃,1998年装备在某测量船上,被誉为适应现代化海上作业“可靠、顶用”的海底地形测绘装备,1999年,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我国海底测量、海洋资源调查、水下地形测量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该学科杨士莪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的我国“南海水声综合考察”,是我国首次独立进行的南海海域重大综合性考察,对海洋开发和海洋战场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998年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

矢量水听器及其使用技术,使我国在水声检测技术与水声测量技术方面取得了飞跃式进步,填补了国内空白。

★船舶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重点学科在船舶组合导航方向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成功实现产业化,目前已有八种型号100余套导航设备装备在各类船舶上,经济效益在6000万元以上,工厂转产效益超亿元。在船舶惯性技术及仪表等方面成为我国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和产品开发的重要基地,船导航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实验室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其标志性成果有:某船综合导航系统是目前国内先进、可靠顶用的第一代潜用综合导航系统,标志着我国船舶综合导航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辅装置与系统学科总体达到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并在船舶动力定位和沉体探测与打捞系统技术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船舶减摇技术实验室,是我国仅有的有多项综合实力的实验室。船舶动力定位实验室成为我国该类产品研究和开发基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水下作业系统等三个实验系统成为我国有代表性的实验装置。其标志性成果有:

深潜救生艇动力定位和集中显示系统,解决了我国救生艇在大海流和混浊海水中救生的问题,属国际首创,总体科技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校具有完整的船舶减摇鳍设计生产技术,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装备了238艘船舶,提高了船舶的稳性和远洋能力。

★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学科在若干专业方向领域内国内领先、部分研究方向接近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我国船海领域科技前沿人才培养和民用船舶、海洋工程研究以及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研究的重要基地。船模水池功能扩展、船模水动力、运动物理仿真试验综合系统等实验室的建成,使本学科的试验、研究条件总体达到国内大学一流水平。其中一实验室的建设,使大型结构的试验和测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标志性成果有:

减纵摇装置,解决了百余年来困扰船海力学界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可使船舶耐波性有显著的改善。此装置对研发未来高耐波性单体排水式复合船型有重要价值。

★船舶动力工程学科总体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船舶特种动力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船舶动力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之一。微小型核动力综合技术实验装置,使本学科在高科技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所建成的闭式循环柴油机动力实验装置成为我国仅有的一套实验装置;高温蓄热实验台和热电直接转换实验台是我国第一台装置,使我国成为少数进行蓄热式热电直接转换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其标志性成果有:

某型船舶水位调节器,属国内首创,已安装使用,获2000年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

初步建成的某型船舶培训仿真器项目,是我国某项重大型号研制的重要保障条件,使我国新一代船舶操作人员培训、核仿真和核安全分析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建设软件

改善环境强化基础设施打造硬件

学校的发展必须有过硬的人才;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最重要的软件条件。在“211工程”建设中,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施人才战略,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才这一软件的建设中,学校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建设,通过培养、选拔、引进,使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政策,目前已有50多名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调入我校;学校自筹经费近300万元,对在校和来校工作的博士、硕士给以优惠待遇,学校出国人员回国率达到90%以上,使学术梯队建设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和攻读学位。目前学校青年教师中有近40%正在继续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预计到2002年,教师中硕士、博士生比例将超过80%;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出国进修,举办中青年教师出国外语培训班,把教师出国外语考试成绩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使符合出国外语条件的教师储备始终保持在专任教师总数1/3以上,教师公派出国留学、进修数量居国家重点大学前列;学校还自筹经费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

目前,学校有教职工近210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13.8%,硕士学位比例为47%;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特聘教授岗位6个,基本形成了由2位工程院院士、131位博士生导师、710位教授和副教授、42位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为带头人,整体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在注重人才队伍这一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学校注重改善环境、改良设备等硬件条件的打造,在公服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子项目的完成,加速推进了“中国船舶工业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初步建成了船舶工业北方地区文献信息中心。

初步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计算机综合信息网,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子项目建设中完成了质量保证中心子项目建设,使学校科研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于2000年通过ISO9000标准体系“三方认证”和海军“二方认定”,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质量体系“双认证”的大学,标志着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主要科技产品的质量管理已经与世界接轨。

中试基地子项目的完成,使学校拥有了专门用于成果转化的软硬件环境。

学校对教育基础工程子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改造实验室1万多平方米,使学校60%的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室环境和装备得到了明显改善,建成了高水平的外语语音室、物理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学校的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是东北三省唯一一个国家电工电子类教学基地,标志着我校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第二研究生公寓、校内外实习基地、松花湖水声实验站、逸夫科技馆等项目的建成,改善了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其中逸夫科技馆成为学校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以重点项目为源辐射带动整体

以特色办学为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过“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学校在观念与思想、规模与层次、实力与水平等诸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推动了学校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的转变,明确了办学理念。

“211工程”百所大学和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分层次重点建设的态势,使学校深刻地认识到:不能盲目求大、求综合,更不能搞小而全,必须办出自己鲜明的特色。从哈军工到工程大学,为国防服务一直是学校的神圣职责。建设强大的海军,着眼于“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学校所服务的主体领域,均具有寓军于民、寓民于军、军民结合的特点,在发展战略的取向上必须依托船舶工业,立足国防建设,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确立了用30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使其成为“中国高水平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若干主要学科科技水平的标志;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若干重要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同时,作为国防科工委一所拥有核工程与核技术等学科专业的学校,在为海军装备建设服务的同时,也必须把为核工业等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取向,树立大国防的观念。这些办学理念已根植于广大教职工心中,必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学科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211工程”建设中,学校始终把学科建设摆在学校发展的中心地位,在建设一流学科上下功夫,在调整学科布局上下功夫,优化学科结构,突出优势和特色,加强对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投入力度,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经过5年的建设,硕士点由28个增至46个,博士点由8个增至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1个增至6个,分别是“211工程”建设前的1.7倍、2.1倍和6倍,形成了以主要服务于“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和核能应用)等领域,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

★办学规模得到扩大,学生培养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上升,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实现了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向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并重的转变。

在“211工程建设中,学校深入开展面向21世纪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确立了为“三海一核”及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基础宽厚、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九五”期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全日制在校生达13500人,比“211工程”建设前增加94.7%,其中研究生规模呈跨越式增长,增幅为174.9%,达到1800多人,使学校在国家本科生大幅扩招的情况下,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稳步提高,学生层次结构日趋合理,为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创造了条件。

办学效益明显增长,师生比由1995年的1:9.4上升到2000年的1:18,提前达到教育部1:14的要求。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上升,1999年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学校推荐的2篇论文全部中选;1997年,学校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全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学位点合格评估;研究生招生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成为黑龙江省23所研究生招生单位中唯一一所连续五年保持合格生源富余的理工科院校;近年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30多项;全国四级英语统考连续10年一次通过率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黑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连续5年成绩为全省高校第一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5年达97%以上,在国防工业系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58%以上。

★科研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科研经费连创历史新纪录,孵化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

“九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以年均30%速度递增,比“八五”增长了2倍多,教师“九五”人均年吸收经费达到7万元,居全国重点高校中上水平。获国家级奖5项,省部级奖129项,发表论文2700多篇。承担和参与了绝大部分现役的海军各类水面舰船、潜艇、水中兵器等武器装备的研制,“九五”期间承担国防系统多种军品科研项目500多项,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发挥船海科技军民结合的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为船舶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广度和紧密度大大提高。

“九五”期间,学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与中国重工集团等10多家大型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成立了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北方造船企业的船舶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大直径测量仪解决了机械加工行业大直径在线测量的世界性难题,正应用于三峡水轮机组的生产加工;舰船减摇鳍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产值超过2亿元,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声纳测量技术在1998年哈尔滨市的抗洪抢险工作中,成功地检测了大坝管涌,被誉为“高科技抗洪先锋”,该技术正与有关公司合作,实现产业化;代表我国高水平的数字化医院系统已在哈尔滨、大庆等地广泛推广使用;推广和转化以“中央储备粮库”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300多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创利3亿多元。

★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五”期间,配合“211工程”建设,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2亿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建设。新建、改建学生宿舍4栋共3.9万平方米和一座万米大食堂,生均办学条件指标在黑龙江省高校名列前茅,满足了现有1万3千多名学生的食宿和教学需求。教师住房成套率达到100%,居住面积比1995年翻了近一番,青年教师结婚就能住上成套公寓。

国家需求为动力科技开发为助力

建设“有工程大学特色的‘211工程’”

在“211工程”“九五”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国家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最大的动力,充分利用科技发展这一有效助力,力争将学校推向一条有自己的特色、有持续发展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道路。

激发职工爱校荣校的热情,使“211工程”成为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工程”、“推动力工程”。

在“211工程”建设中,学校统一思想、上下一心、团结进取、增强凝聚力,以事业留人、吸引人,使教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涌现了一批具有实干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教学和科研骨干,吸引了一批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敬业精神佳的优秀人才。学校始终把“211工程”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以此全面推动教学、人事、管理等各项改革,为教学科研工作注入了强劲力量,使“211工程”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工程”、“推动力工程”。

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项目研究,以项目研究促进各学科的发展与整合,形成项目与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构造优势学科群。

“211工程”建设促进了学科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同时,船海核等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复杂化、综合化的趋势,也促进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优势互补,使各学科呈现重新整合的态势。在建设中,学校对学科群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根据项目研制和学科内在发展要求,有意识地以学科群为主要对象进行子项目设计,实现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间的良性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批标志性成果都是学科群体联合攻关的结晶,集合了学校的诸多优势学科和技术,取得了该领域研究的重大突破。

在“211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双线”推进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211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学校成立了由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建设小组,作为“技术管理线”负责具体项目建设工作。同时,还成立了以相应学科所在的院系领导及由校内著名专家和学者组成的“211工程”建设子项目法人小组,作为“行政管理线”,对子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校内评估和验收。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和“行政”两条管理线相互配合,对项目投资、建设工期和建设指标实行全过程管理。事实证明,这是推进“211工程”建设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集中财力,增添各类急需设备,构筑教学、科研两大硬件平台。

在“211工程”建设的投资中,用于设备的投资占建设总经费的74%,新购置各类急需设备超过6500台套。这些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构筑了坚实的硬件平台。

当“九五”建设的果实缀满枝头的时候,哈尔滨工程大学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十五”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将一如继往地为国家的船舶工业、海洋开发、国防事业坚持战斗在高科技的前沿,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能向国家贡献更多更好的人才与成果做出不懈的努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