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竞一流

2001-06-26 来源:光明日报 倪峰 董维春 我有话说

在人文荟萃的古城金陵、紫气岚光的钟山南麓,坐落着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南京农业大学。20世纪初叶,传承了“天下重农耕”这一中国悠久传统的有识之士在南京创建了它的前身、我国最早的4年制农科大学——金陵大学农科。从金大农科,到随后的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到后来的南京农学院,至如今的南京农业大学,八十七年薪火相继,它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八十七年耕耘不息,它为跨世纪发展的中国农业高等教育事业谱就了一曲辉煌乐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建设“新型、一流的农业大学”进而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农业大学”的理想一直激励着南京农业大学全校师生员工,为着这一目标的实现,自强不息,励精图治,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学校改革和建设的步伐。

抓住机遇锐意进取立向涛头争弄潮

1996年8月,随着学校顺利通过“211工程”预审,跨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行列,南京农业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11工程”以其强大的向心力和推动力,把全校上下的心凝结在一起,把教职员工的劲聚集在一起。学校领导着眼未来,科学立项,精心组织;师生员工万众一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经过5年的着力建设,南京农业大学圆满完成了“211工程”“九五”期间各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全面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南京农业大学“211工程”“九五”建设目标十分明确,即:到20世纪末,使学校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及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发展农业科技以及解决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为到下个世纪初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农为主,农、理、经、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与研究并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学校制定了以重点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211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其中,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重点建设植物遗传育种、农作物病虫监测与治理、农业经济及管理、预防兽医学、动物生理科学与应用、作物生理与生产等6大学科群建设项目,使学校成为我国培养农业方面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重要基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围绕重点学科建设进行。

南京农业大学“211工程”建设总投资计划为1.3亿元,“九五”期间实际到位的总投资为2.01亿元,这些建设资金在学科建设等3大项目上的集中投入,为一批国家和部省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及效益的催化剂。通过“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南京农业大学的总体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师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师生比从1996年的1:8.6发展到2000年的1:14.1;人才培养基本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科学研究成果累累,科技开发与推广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际学术交流与海峡两岸交流日趋活跃;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学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多次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称号;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学校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以农为主,农理结合,农、理、经、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设置框架已基本形成。1999年4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0年2月学校整建制从农业部划归教育部主管;

同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试办研究生院……所有这一切都为建设“新型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夯实了基础。

重点建设成果累累种得梧桐引凤来

1.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龙头,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建设的核心。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首先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作为一所有近90年历史的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已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农科特色和传统优势的“龙头”学科,尤其以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农业经济管理、预防兽医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中坚。

在“211工程”建设中,南京农业大学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九五”期间,学校采取点群结合的方法,以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为龙头,以相关博士学科点为基础,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加速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积极发展传统学科,巩固提高基础学科,加快发展应用学科,使全校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体系和一批整体建设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的重点学科。

通过建设,学校重点学科在队伍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等方面均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重点学科中高级职称和有研究生学历人员的比例有了明显改善,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由1996年的63人提高到2000年的170人。重点学科累计科技经费1.2亿元;获得国家、省部级奖138项;被SCI等收录的论文159篇。重点学科累计投入4000万元,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2128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4316万元,增长了103%。通过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建设,该校纳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6大学科群建设子项目的15个博士学科点整体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原有的“作物遗传育种”等传统优势重点学科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继续发挥着学科“龙头”作用,同时一批新的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脱颖而出,草业科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工程等新兴学科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新生学科力量,并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水产学、生物学、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领域中发展了新的博士和硕士学科点。

5年时间里,学校新增了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7个博士后流动站。同时,还新增加了8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

如今,南京农业大学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9个,有4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校本科生教育共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农学、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医学、法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研究生教育在8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下,共有33个博士点、50个硕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科技农业史与土地资源管理2个学科设有国内同学科中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教育形成了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成人教育与干部培训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拥有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及部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均位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前列,重点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在全国农业高校同类学科中居领先或先进水平。

2.师资建设

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南京农业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绩斐然。通过完善编制管理,实施岗位津贴,实行全员聘任、竞聘上岗、开放流动等多种措施,使师资队伍在质量和结构上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更趋合理。学校现有教师915人,其中近50%的人具有高级职称;有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15人,硕士生导师300多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约750人;55%以上的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246人,占教师总数的1/4;全校50%以上的新教师从校外引进。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教师的素质代表着学校的素质。“九五”期间南京农业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引进、培养、遴选、激励优秀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如1996年实施了“1485”人才工程;1998年增设了校内特聘教授、特聘教师岗位,并加大了优秀人才引进的力度;1999年开始试行了“科研成果后补助”办法;2000年实行了校内岗位津贴制度等,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优惠的人才政策、优越的工作环境,不仅有效地稳定了优秀教师队伍,而且打动了越来越多海外学子的心,近5年学校就从国外吸引了约40名留学博士来校工作。

校园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效的遴选机制,更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九五”期间又有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他们中又有15人获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4人荣获国家和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人作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和科技标兵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华科教奖的获得者而受到政府表彰,有12人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全校青年教师中,有9人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教学科研奖励计划”,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3人次入选农业部、江苏省人才培养“神农计划”、“333工程”和“青蓝工程”。

3.人才培养

“211工程”学科建设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学位点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推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建设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5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各类学生招生规模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5%,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年均增速分别达15%和20%。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6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400多人,在站博士后24人。

“九五”期间学校在努力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同时,积极采取多种改革措施,促进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与学位授予的质量居于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学校于1998年试行了评选“优秀”和“较差”学位论文制度,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逐步提高。在1999、2000两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该校每年都有1篇论文入选。“九五”期间,学校每年都投入20万元进行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研究生课程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2000年开始的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和博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收工作,进一步拓宽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领域。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标志着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高等农业专门人才,这是南京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定位。“九五”期间,学校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了能充分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的充满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及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为重点的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学成果。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996和2000年度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共有36本教材列入了“面向21世纪教材”出版计划。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实施的“神农传人教育工程”等“四大工程”富有创新特色。学校设立的“文化素质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和“创新能力奖励学分”大大促进了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高校中率先通过本科教学优秀评价的学校之一,也是教育部确定的3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

“九五”期间,南京农业大学培养的学生继续以“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知识面宽”而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称誉。

4.科学研究

在“211工程”建设中,南京农业大学的广大教师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而且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水平、高效益的科研成果。该校“211工程”建设注重将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与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衔接,从而为学校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及标志性成果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九五”期间,学校在争取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区域经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九五”期间,全校教师累计承担了国家“863”、“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国家攀登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丰收计划等项目以及其它国家部委和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共达990项,总科技经费达1.8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为53%,特别是2000年的科技总经费大幅度增长,达7277万元。学校5年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55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比“八五”期间增加了53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476篇,其中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约500篇,在核心期刊发表1675篇,被SCI等收录159篇;累计申请发明专利47项,授权专利11项。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获奖数量多次在全国农业高校中排名第一。根据教育部统计,1996—1998年度该校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25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7位,其中基础类获奖成果18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5位;推广类获奖成果7项,排名第3位。1998—1999年度,学校获得的农业部科技进步奖数目占同期全国农业高校获奖总数的50%。《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全国农业高校学术刊物中名列前茅。自“八五”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在全国高校“学术榜”上的排名一直居于前45名之内。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三农”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农业科技推广,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该校“九五”期间科学研究工作的一大特色。先后开发出“龙舒泰”、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动物激素基因疫苗、转Bt基因抗虫棉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激生1号)是唯一通过农业部生物基因工程安全评价的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农药残留降解菌剂的研制成功和推广使用,为农业的无害化生产提供了广阔前景;“龙舒泰”以1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南京红太阳集团,创全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让价之最。5年里,学校以“科技大篷车”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涌现出“南京市科技功臣”等众多科技明星,创办了“南京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日合资“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高科技产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江苏省首批37个科技园区中,以南农大作为科技依托的有35个。南京农业大学已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1997年学校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扶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2000年又被评为

“全国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工作先进集体”。

尤其令人鼓舞的是,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南京农业大学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一批重大课题的研究,组织多学科协同攻关,涌现出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南京农业大学“211工程”“九五”建设

教学、科研主要标志性成果简表

5.条件建设

在“211工程”“九五”建设过程中,南京农业大学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强了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南京农业大学校园网是全国最早接入互连网的农业高校之一,已完成了一期和二期建设任务,基本建成了信息高速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是江苏省第一所OCLC的网络检索单位;图书馆完成了馆藏常用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基本实现图书馆服务功能自动化,学校查新站已成为江苏省农林及生物学科科技查新论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将电教、农学文献和CAI制作等3个中心通过网络整合成了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体系;计算机通用实验室经过更新和增建,已将教学用的人机比从建设前的38:1发展到现在的15:1,理论课时数与上机课时数之比由2:1变成为1:2;理科通用实验室进行了扩建和新建,添置了多台大型仪器设备,化学、物理和生化等基础课实验做到了1人1组;新建了2400平方米的温室和11500平方米的网室。

5年中,学校新增加了教学中心楼、金陵研究院等共8万6千多平方米的校舍建筑面积,新建了近2万平方米的学生生活用房及6万多平方米的教职工住房,校田径运动场铺设了标准化的塑胶跑道,并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灯光网球场。学校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优良的支撑条件和物质基础。

特别是国家大豆改良工程中心、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中心和教育部“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等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为承担国家、部省重大科学研究项目,提高科研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1999年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评估出的9个A类实验室中,南京农业大学占有4个。

2001年农业部、教育部共同推荐该校“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实验室参加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评估,目前已完成了二审答辩。

继往开来再挂云帆百舸竞流勇向前

20世纪的最后5年,是南京农业大学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成就最为辉煌的5年,是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大幅度提高的5年。经过“211工程”“九五”建设,南京农业大学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整体办学实力的跳跃式发展,获得了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及学校基本建设的历史性突破。“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已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11工程”这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跨世纪的宏伟建设工程,在南京农业大学带来的不仅仅是辉煌的建设成就,更给该校全体干部和师生带来了观念的深刻转变和信心的高度增强。它促使南京农业大学各级领导和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进一步深化了对学科建设及其在高等学校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也促使学校各级干部和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了对“发展是硬道理”以及必须为加快发展争取更大的投资的认识。尤为重要的是,围绕“211工程”建设,在南京农业大学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前所未有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使得全校上下产生了这样一种共识:抢抓机遇,敢于争先,加快发展,争创一流。这是一种信心,更是一种力量。这种信心和力量必将有力地促进南京农业大学在“211工程”建设的下一阶段,以高起点的建设项目出更高水平的建设成果,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和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为主,兼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农村干部培训职能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建设成为在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在解决长江三角洲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科技前沿问题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中心;建设成为辐射全国的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示范中心;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

农业交流与合作中心,全面推进实现学校“2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的进程。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十五”期间,南京农业大学将乘着“211工程”二期建设的东风,在国家的支持下,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向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农业大学的目标,长风破浪,扬帆远航,谱写明天新的辉煌乐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