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对科技的学习,即研究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科技,获取知识,掌握获取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为了科学地学习而研究学习的科学,即把学习置于有关科学的指导之下。学习的科学是一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
学习的科学研究学习的规律,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从原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转移,中国成语“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很好地表述了学习的规律。目前研究学习科学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从现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成功的实践中提出规律;另一类是基于跨学科的更为基础的研究。它涉及教育、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发育生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
现在国际上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或称“主动式学习”的学习思想和实践,就属于第一类,并且已经取得了公认的成功,被有关国家列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也准备结合中国的实践,从今年开始开展这种教学模式的试点。
十余年前,当有关儿童发展的主要研究还从不涉及大脑时,几位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就开创了认知神经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近10年来,神经科学取得了巨大进展,其成就超过了以前整个人类文明史所积累的相关成就。现在,脑神经科学实验研究中开始提供了有关数据,以证实提出的许多学习原则。已经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已经取得的进展。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1.我们的灵魂或思维与肉体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和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组织、树突结构、突触的树突棘等形态有关,它们不仅取决于基因,也取决于经历,特别是学习的经历,并从良好的经历中受益。
2.发展不仅是一个受生物规律驱动的进化过程,也能是因学习而促成的主动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改变了大脑的结构,这些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大脑的某些功能。换句话说,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组织和改组大脑。
3.研究表明,有些经历在童年特定敏感时期有极其强大的影响,而其他一些经历影响大脑的时间则可能长得多。
4.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发展,更要注意儿童的情感发展。不仅儿童的学习,而且他们的自尊和与社会的关系也深受情感的影响。在早期发展中儿童情感的发展,和智力一样都深受经历的影响。
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问题提出的一些解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想,互联网引入教育领域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思想的改变,甚至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我们实现教育跨越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
韦钰,1940年生于广西。1965年南京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原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2年后开拓了我国生物电子学研究领域,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分子和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创建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在国际上首先系统地阐明了分子器件和分子计算系统的基本特征,并首先采用分子器件分子设计的方法,在分子组装技术和应用方面获得多项成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