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
“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历程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科学描述。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要贯彻好“三个代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既不拘泥于本本,也不拘泥于经验。我们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当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我们就会迷失方向。但毛泽东同志说过,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这个伟大的实践的时候,则不可简单地一概套用经典作家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论断,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客观世界的新情况、新发展,把握眼前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求真务实,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列宁领导的在一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获得成功的伟大实践,毛泽东领导的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邓小平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开拓创新的光辉典范。今天,我们面对充满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面对国内深化改革、利益调整的复杂局面,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针,采取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开拓实践的新路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实践的产物,它的继续发展,仍然是一种实践。这个实践的过程,就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伟大创造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反复强调过,他们的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发展。将人民群众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精神和新鲜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全面的升华,就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新贡献。江泽民同志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就是她随着条件的变化,在指导开拓性的实践中,获得创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理解、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强调实践,强调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要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永不僵化,使我们的认识永不停步,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永远具有开拓进取的活力。
开拓性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和革命性的自觉活动。自觉性活动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无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凝聚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团结奋进的理论基础,是防止和抵御“西化”及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强大武器,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方向明确,高屋建瓴,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时代的特点,进行革命性的开拓,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彼岸。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看到眼前的某些具体现象,忘记了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盲目“开拓”,则将越离社会主义越远。所以,真正的开拓性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为前提的革命实践,这种开拓,就能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作出新贡献。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年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提出和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在诸多方面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
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极大地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结合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任务,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理论创新气魄和强大的理论创新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分析了党的先进性的阶段基础和社会进步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标准,判断一个人政治上落后与先进的标准,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论证了在现实条件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现实重要性和可能性,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如果这些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能够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我们就应该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实践进步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观念,开拓进取,而不能因循守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这个标准不仅为历史所证明,更是新时期我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财产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只要我们做好工作,吸收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决不会影响我们党的先进性。因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建党的根本条件;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在本质上必然是最先进的政党。我们党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这就在制度上保证了我们党的先进性。
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气势恢弘,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创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理论,是我们党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的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建党八十年来的伟大业绩和基本经验,全面、系统、完整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地回答了在新时期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同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历史命题。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党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哺育了伟大的党,这就是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只有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理论内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江泽民同志所揭示的三个“一致性”,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树立尊重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状态,忠诚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脱离人民群众,我们领导干部应该具有三种正确的态度和情感:一是要有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态度。二是要有居安思危、心系百姓安危冷暖的情感和态度。三是要有躬身调查、重实际、求实效的态度。调查的深度决定着对人民群众情绪、愿望和利益的把握程度。如果不了解民意社情,势必脱离群众,就会产生不符合实际的空想。我们一定要沉下去了解情况,扑下身子抓第一手材料。只有始终处于虚心请教、躬身调查的状态,才会少一些空想,多一些现实;少一些莽撞,多一些冷静;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时时处处重实际、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忠诚地为群众谋利益。
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新的形势下,应从坚持“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坚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的认知程度;二是人民群众的信任程度;三是人民群众的支持程度;四是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是否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以“三个有利于”为评判标准,看广大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江总书记在《讲话》的第四部分论述了继续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奋斗的问题,其中关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关系的论断,高屋建瓴,论述精湛,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他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这段话,意味深长,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如何处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都是一个需要我们科学认识、正确对待的大问题。
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远大理想与现实奋斗目标必须高度统一。最高纲领是最低纲领的最终归宿和集中体现,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的具体分解和反映。最低纲领的确立必须尊重现实规律,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最终追求的共产主义真正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追求平等、自由,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就是为了最终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但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就必须脚踏实地地为现阶段的纲领去奋斗。我们要纠正对共产主义的肤浅和简单的认识,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使党的纲领贴近民众、贴近现实,并具有实践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在现阶段必须注意克服两种极端倾向。一种倾向是从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出发,肤浅地、简单化地勾划出具体的共产主义蓝图,让人们按“图”索“骥”,给人们造成了共产主义唾手可得的错觉。这种严重地混淆未来目标与现实追求的做法,曾经使我们的许多工作受到严重挫折。总结这一历史教训,对于我们今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力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不能不承认,在现阶段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创新等等方面,还有不少思想阻力。这种阻力与我们过去处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关系上的失误密切相关。总有人抱着与当年错误认识相传承的观念,从本本和教条出发,按不切实际的书本结论和关于未来社会的简单、幼稚的预测,指责改革开放的富民强国之路,指责最有效地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些认识与我们过去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作的简单、肤浅的理解,及其在人们心目中所产生的深厚积淀是分不开的。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来说,这是一种“补偿性回馈”,今天的问题来自于昨天所采取的行为。所以,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解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从过去那种肤浅、简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打破各种思想禁锢,以适应21世纪历史发展的潮流、适应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还要注意克服的第二种倾向,就是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割裂开来。我们必须通过对江总书记关于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关系的深刻理解,纠正各种错误认识,把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把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指引全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去争取美好未来的伟大旗帜。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统一,使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和文化建设时,更加尊重和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党的最高纲领为我们制定的是前进的方向,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必须通过最低纲领的制订,亦即现实目标的确立,促使人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努力,去实现远大目标。江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最低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当代的发展,也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加强我们党的建设的具体体现。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发表的又一个理论创新的宣言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伟大的理论纲领和思想旗帜。这一重要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方面所达到的新的认识高度,它充分体现了以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宽阔胸襟和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力。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它理论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胸襟和历史主动性、创造力。因此,深入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掌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思想武器,开阔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眼界和胸襟,增强开创党的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认真地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面向新世纪的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和胸襟,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把坚持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列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位,足见他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高度重视。所以,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和胸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首先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必须自觉地实现思想认识的“三个解放”,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其次,必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既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坚定不移地实践党在现阶段的路线和纲领,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和胸怀,把握世界发展和中国发展的大局,为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努力,奋斗终生。
再次,必须坚持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以宽广的眼界和胸怀,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善于识才、用才、爱才、聚才,知人善任,广纳群贤,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最后,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和胸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忠诚地为群众谋利益,坚决而有效地克服和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中国人民心中,也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光辉的形象。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这是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便利、最合理的制度,永远不能丢。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邓小平这些话非常深刻,实在太重要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认真研究解决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民主集中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新的突破。江泽民同志这次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充分认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体系上保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党内民主是保证政党正常运作,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基本条件。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都同党的民主建设直接相关。同时,执政党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以积极推动人民民主,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更加自觉地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的权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如果我们思想上不清醒,工作中不注意,是很容易搞散的。”这种危险性我们一定要看到。因此,必须始终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干部无论在哪个地方和哪个部门工作,无论在党的哪一级组织担任领导职务,都必须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绝不能不执行,或者随意改变。
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组织性问题的又一方面,就是作为执政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怎样进一步完善党的工作机制,在依法治国条件下进一步改革党与国家的领导体制。历史经验证明,执政党按照什么方式执政,怎样处理好党政关系,直接反映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乃至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执政党,过去实行的那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如果不进一步改革,不仅同发展社会义市场经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相适应,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加紧“西化”、“分化”的情况下,难以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但是,如果党政完全分开,党不是对国家政权实行领导权和控制权,不仅违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而且会最终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甚至失去它的执政地位。总结各地的探索和实践,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确立和坚持地方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的职责是抓好大事,出好主意,用好干部。党委总揽但不包揽,协调但不取代,为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