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0日到7月25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展名的“肩负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型图片展成了北京的一个新亮点。每天从早到晚,革博门前都聚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36天里,120万人依次进入展厅,徜徉在1500幅图片、500件文物组成的党史长河里,缅怀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重温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思想精髓。人们在这里赞叹、沉思、感动、奋起,在留言簿上写下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
因展览正值暑假,许多大中学生或互相结伴、或由家长带领,怀着崇敬的心情到这儿来“上党史课”。北京理工大学的11名研究生一边参观展览,一边分头记录,前后用了三个小时,把展览的主要内容记了下来。带队的支部书记、博士生林莉说:“以前读过好多党史书,这次展览是最形象、最生动的一本党史著作。我们是在用心读图片、读文物。”
展览吸引了许多老同志。在展厅里,经常能见到胸佩奖章的耄耋老人,由儿孙搀扶着,仔细寻找自己记忆深处熟悉的人和事。天津市滨江医院离休老干部邹本善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身上留下了累累疤痕。看到从上甘岭取回的那一铲满是弹片的泥土,他想到了那些曾与他情同手足、在炮火中倒下的战友。老人流着泪说,每当想起他们,再多的苦也觉得甜,再大的委屈也挺得过。
中青年知识分子更看重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献。陈云在长征途中写的“遵义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起草的“讲话纲要”、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写的包含着“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思想的便签……看似平常的几页纸,曾经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枝仔细读完陈云的“传达提纲”,又拉着革博研究员林谷良寻问这件文献的征集过程。
党的历史是几代党员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在本报记者许杏虎、朱颖烈士的遗物前,人们纷纷驻足,那一本用血写就的战地日记,记载了虎子、朱颖多少未竟的心愿!生活才刚刚开始,他们就结伴远行了。来自苏南虎子老家的吴致仁老师感慨地说,虎子和朱颖是新一代共产党员的楷模,他们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渴望美好的生活,但是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像前辈们那样义无反顾地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
历史昭示着未来: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人民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在展厅出口处的留言台上,人们纷纷写下观后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永远跟党走,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图片展原定于7月20日闭幕,为满足更多观众的要求,组织者将闭展时间向后延长了5天。许多干部群众来信、来电,建议将展览内容尽快制作成画册、光盘,一些同志还建议把图片展作为长期性的展览,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目前展览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委托有关部门制作了VCD光盘和大型画册,向全国公开发行。今天下午,中组部、中宣部等八个主办单位将图片展移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从7月26日起,由革博负责继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