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文明史往往是这样被抒写的:所有有价值的成果并非随着时间的迁延顺势累积,而必须经过淬火般的洗礼,经历变革、动乱、反复和曲折,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浩劫。非如此,文明便无法显示其价值含量;为更多的人珍惜和记取。
东方文明五千年,其嬗变的历程尤其富于曲折性,当西半球的工业革命与现代文明丝丝入扣地相融并洽时,东方仍然处在灾祸频仍的社会动荡中,兵戈四起,民不聊生。封建残余势力不仅牢牢占据历史舞台,而且扎根于每一个个体的意识深层,挥之不去。在此局势下,救亡与启蒙的交相变奏,便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主流思潮。
脱胎于封建统治内部的变革力量,在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招映下,适时地挺立潮头,担当起民族救亡的重任,一批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有识之士敏锐地意识到:救亡首尚启蒙,救国当兴教育。
于是,在上个世纪初始的封建末世,神州大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旨的现代大学雏形初具,中国的现代教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山西大学堂,便是当时最早建立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
1901年,在处理山西教案善后事宜时,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建议清政府以教案赔款作为经费在山西太原开办一所中西大学堂,以传播“西学”。时清政府山西巡抚岑春煊正在筹备以令德堂和晋阳书院为基础的山西大学堂,李提摩太建议两校合并办理,“庶几用款少而成功多”。经磋商,合并后定名为山西大学堂,原中西大学堂成为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原山西大学堂部分相对应改为中学专斋。西学专斋完全聘用外国教师授课,主要讲授西方现代科学知识,并渐渐衍变成后来现代大学里的理工科系,一直到今天。
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历经百年嬗变,终于发展成为如今集理、工、文、管、经、法、体、美等学科为一体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回首百年,沧桑历历在目。
当中国的教育传统从“有教无类”发展到如今学府林立,专业繁复,逐步向高精尖专继续迈进时,太原理工大学也以阔视高蹈的身姿挺身跨入了新世纪,在文明的传承与时代的洗礼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灼灼风华。
2002年,是这所世纪学府百年华诞的里程碑式的年份。围绕着这一特定时刻的种种举措,无一不在昭示一个真理:正是一代又一代学人生生不息的人文传承和富含了创新意识的理性精神,使太原理工大学在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理想实践中变得雄厚而博大,成为学者眼中的名牌,学子心中的圣地。
1902年,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创立伊始,所设学科只有四种,教师也是临时聘用外国人担任。在创建后的三年中,培养毕业学生也只有300余人,尽管西学的兴起对中国教育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历史影响,但从育人成才的角度而言,它毕竟不能与今日的高等教育相提并论。
1931年7月,国民党政府颁发《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改组了山西大学校,西学专斋改称山西大学工学院。到1936年,工学院已有教授8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助教1人,而且全部由华人担任。山大工学院的毕业生对发展本省的工矿企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尔后,随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山西大学工学院在不断迁换校址的动荡中继续履行着时代赋予它的神圣使命:传授新知,启迪蒙昧。
1949年4月,太原解放。山西大学在历经十二年的颠沛流离之后,终于重新迁回太原,开始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1953年,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全国范围内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山西大学工学院独立建院,改名为太原工学院,直属教育部管理,面向全国招生,全国统一分配,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的任务。
从这一年一直到“文革”前的十三年里,太原工学院进入了初建时期的长足发展阶段,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它不断地调整和补充专业设置,不断地扩大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建设人才。从独立建院时的四个系、教职工200余人、在校生665人,发展到“文革”前有专业17个,师资队伍近700人,在校学生达三千余人的大型工科学院。
十年浩劫、摧毁了中国的基础教育,太原工学院也未能幸免于难。直到“四人帮”被粉碎,百废待兴的太原工学院才在新一任院领导的带领下“重新收拾旧山河”,整顿教学科研秩序,提高教学质量,重建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直到1979年底,太原工学院的办学规模才基本恢复和超过了“文革”前的水平。到1983年底,全院教职工2374人,在校本科生达到4500人。
1984年4月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太原工学院改称为太原工业大学。从此,学院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省首屈一指的工科大学,太原工业大学又一次面临着为适应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学与科研调整,同时又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了领导体制的改革及一系列配套改革,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山西矿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煤炭部直属高校,到两校合并时,已发展为9系2部1院3所,在校硕、本、专各类学生人数达三千余名的高校。其针对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特别是煤炭行业设立的学科专业有很强的优势和特色。时光辗转到1997年3月17日,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国家教委批准,决定将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办学,成立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共管,立足于为区域和行业经济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至此,距离这所百年学府的世纪华诞已不足4年。
同年11月12日,太原理工大学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通过国家“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的重点建设的大学。
纵观太原理工大学百年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始终如一的兼收并蓄,多元发展,才使它由一个起步时的“专斋”变成如今拥有15个学院,近50个本科专业,1000余名高职教师,15000余名本科学生、在读研究生超过1500名的多科性大学。
在太原理工大学的发展史上,以最初的“西学为用”为始端,不断地汲纳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不同党派的教育界人士加盟,可谓广纳天下贤士以为己用;在专业的设置上,由最初的4个专业发展到现在几乎囊括了所有工科专业并旁涉理、文、管、经、法、体、美等综合性学科的规模,可谓门类齐全;在建制变革史上,它先后合并和组合了铭贤学院机械系(1951年)、山西水利学院(1962年)、山西化工学院(1962年)、山西煤类化学工业大学(1981年)、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分校(1989年),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的合并,更是从形式到内容体现了“兼容并蓄”的内涵。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太原理工大学以大海般的胸怀和气势,接纳了所有有利于自身蓬勃发展的因素,从此而成就一所重点大学所应具备的博大与恢弘。
在现代西方教育史上,人文精神的提倡一直是造就知名学府和品牌院校的制胜法宝。即以我国最知名的一些高等学府而言,自有现代高等教育以来,也莫不以人文精神作为办学发展的灵魂来体现。世界知名的许多大学的负责人,大都由人文学者来担任。细究其因,高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育人模式,而人文科学的最高理想又是使人才最终成为自然意义上的人,两者合二为一,便构成了最完整的育人机制。如何把一所学科门类众多的大学办得出类拔萃,没有从始至终的人文精神是绝对不行的。
太原理工大学有今天这样的办学规模和兴旺并非偶然。其实,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先奇教授曾一语道破其中奥妙:学校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和理念:“以改革的思想统揽全局,以全局的利益战胜自我,以自我的奉献成就事业。”
是啊,因于此,太原理工大学经过百年洗礼,从这最原始的前身——山西大学西学专斋,一直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学科高等学府,都贯穿了人文精神的主线。
随着西学专斋演变为工学院,之后成为独立的工科院校,再随着成为多科性的理工大学,这种人文的传承不仅没有中断,反而随着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显得更为深入、广泛、具体。
在这场百年传承的人文接力中,有一些名留史册的教育学家和学者们的人文功绩,尤其需要中国的教育史永远铭记。
徐士瑚,1946年至1949年任山西大学校长,由于日军侵华,山西大学被迫停办两年,是他多方辗转,极力倡导与组织学校学生,艰难复课;担任校长后,他又积极筹划,多方奔走,聘请各地学者赴山大任教,对复校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当时师生中及社会上享有盛誉。
赵宗复,曾任山西大学副校长,太原工学院第一任院长兼党组书记。这是一位富有民主思想和深厚教育理念的学者,在山西高教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他担任院长的13年中,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逐步确立了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与时代同步前进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体系,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奠基性贡献。
郝光,1962年任山西矿业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他在山西矿业学院建院初期,对建立学院正常的教学制度教学秩序,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开拓性工作,对学院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刘梅,1975年至1983年任太原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这是一位注重办学实践的实干家。在工学院十年动乱之后的拨乱反正和重新恢复教学科研秩序的过程中,他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倡科学研究,自力更生解决基础设施和教研硬件建设,并以关心学校师生员工的生活甘苦为己任,为学院的恢复与长远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桂通,1983年至1995年任太原工学院院长、太原工业大学校长,弹性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研究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先后出版专著10余部,1988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列入《世界名人录》。在他的带动领导下,太原工业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日益扩大和提高。
郑翔,1983年至1987年任山西矿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在任期间,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使山西矿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先后与英国、苏联、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著名大学进行合作交流,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一次性落实了1983—1986年人才交流计划,并取得英国文化协会的资助,对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泽先,1991年至1997年任山西矿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一位有创见、改革型的高校管理者。1992年在全院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大力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使山西矿业学院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7年两校合并后,任太原理工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
谢克昌,工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现任校长,博士生导师,首席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太原工业大学最后一任校长,太原理工大学第一任校长。自1995年经民主选举、上级批准担任校长以来,学校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1997年7月理工大合并成立;同年11月,学校高质量通过国家“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和在学科建设、学校发展中做出的贡献,正以有目共睹的实绩为理工大谱写着最新的篇章。
……
除了这些在理工大百年薪火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其他优秀知识分子和学者以及理工大百年长河中争流竞渡的莘莘学子为它的辉煌和兴盛装点着不同凡响的光辉和色彩。
可以说,人文的传承铸成了理工大的百年魂魄。正是它在历史发展和现实进步中不断地施加影响、发挥威力,我们的教育之树才显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也正是它辐射出来的巨大力量,才使我们切身感受到的文明变得真实可信,充满演进的活力。
正如年届95岁高龄的原山西大学老校长徐士瑚的题词:“太原理工大学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