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西部开发培养高等职技人才

2001-08-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余海波 通讯员 张哲浩 我有话说


世纪之交的2001年夏季,从西安翻译学院传出了一条消息:西译近3000名97级本科毕业生和98级大专毕业生,于毕业前的6月就被专程来西译的全国368家企业聘走了98%,其中许多学生的聘用年薪在5万元以上。自1989年以来,西译学生连续13年毕业就业率高达90%以上,一所民办高校为何能培养出这么多社会青睐的毕业生?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

教育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丁祖诒看来,“高考落榜生就像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给他们添上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大学里继续深造,他们就完全可能成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应该是第二个希望工程,因为落榜生同样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丁祖诒认为民办高等教育一定要做大、做好,要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也能像公办大学生一样为国家效力。

从1986年到如今15个年头过去了。西安翻译学院没花国家一分钱,没有任何赞助,却已发展成为占地千余亩、校舍达36万平方米、校产近5亿元的著名民办高校。1988年、1999年和2000年,西译分别招录6800名、7000名和9700名新生,创下民办高校在校全日制学生多达2.2万人的全国最高纪录。当谈到这一切时,丁祖诒不无感慨地说,西译能有今天的成绩,首先要感谢当地有关部门对西译的肯定和扶持,同时也与西译一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办学宗旨有关。丁祖诒摒弃了普通高校单一专业的设置模式,提出“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这一新型的培养模式。学生进入西译后,首先要学完英语大专的全部课程,取得国家承认的专科文凭,此后选修学院设立的第二涉外专业,并且还要学会办公自动化、礼宾礼仪、现代公关、外贸函电和汽车驾驶等一些实用技能。这种把专业学习与技能培训合二为一的教育方式,满足了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打开了西译数万名毕业生的绿色就业通道。

丁祖诒认为,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位于陕西省的西安翻译学院大有文章可做。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各类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公办高校固然能够为西部开发提供许多合格人力资源,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西部人才匮乏这一问题。民办高校在西部的蓬勃兴起,无疑为西部大开发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西部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资源储备提供了新的选择。仅以2000年秋季招生为例,陕西省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代表的4所民办大学就一举招录了3万名新生,是陕西省40所普通高校招录的7.5万人的40%。在西部大开发中,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齐头并进,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乃大势所趋。

民办高等教育如今面临着种种挑战。丁祖诒不无忧虑地说,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在教育领域中“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但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地区和部门并没有深刻领会这一重要精神,对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时有微词,不免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有关民办高校某些理念和认识也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他呼吁,有关方面应重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制定有关民办教育的政策条例,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让民办高校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