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国家“十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企业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你如何认识这一点?
孙庆:我认为,这一提法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企业科研的水平、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情况下,科研必须与市场发展紧密结合,必须开发出适应消费者需求,适应现代时尚的新产品,才能使企业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使科技应用研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记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支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今天,科研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与发展力。春兰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不断开发出新产品的?
孙庆:“春兰生存的空间在于整个世界”,这是春兰人的重要理念。春兰集团早在10年前就为开拓海外市场走出国门作出战略布置。
在过去的几年里,春兰空调等电器产品率先通过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德国TUV、荷兰RDW、香港HKQAA四个最具权威国际机构的认证,春兰摩托车通过德国TUV、荷兰RDW安全认证、日本VLA尾气检测后,又通过新加坡政府检测部门严格的品质与安全检测,为打通国际市场扫清了技术障碍。
为了建立与世界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国际化科研机制和体系,跟踪、赶超世界最高、最新科技,继而提高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并最终实现跻身世界著名公司行列目标,春兰投入巨资建设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春兰研究院,作为春兰的全球科研基地。
春兰研究院直属春兰集团总部,主要负责研究集团五至十年后的前瞻性产品,是春兰科技创新体系的“赶超层面”,由“一站两部五中心”组成:一站即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已有20多名博士后进站工作。两部是人力资源部和项目管理部;五中心分别为:能源工程中心、数字技术工程中心、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计算机应用中心。“一站五中心”采用课题组负责制和项目组负责制,主要从事基础性、前瞻性的世界科技前沿课题的研究,以及最新产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争在未来5至10年内,能在相关领域与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或居领先地位,并使新技术发展和新产业形成结合。
研究院始终贯彻“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方针,但着重点是对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所需求的产品进行研究。
记者:在今天这个开放的时代,企业的科研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春兰集团在发展开放型科研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孙庆:近年来,春兰放眼全球搞科研,以世界一流技术水平作为赶超目标,在建立健全三级科研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依托春兰研究院和春兰在美国、日本等国设立的研发机构,通过国际互联网等高效传媒,面向海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进行前瞻性科研项目招标。全面推行前瞻性科研项目“专家负责制”,大幅度下放“科研自主权”,精心构建开放式科研平台。
对于经过严格评审而确定中标的专家,春兰采取项目签约、客座研究、临时聘用等灵活的合作形式,给予他们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良好的生活条件,由专家自主进行科研人员组阁、科研设备配置和科研进度安排,确保他们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做研究。
此外,春兰还实施了“科技地球村”计划,加强与国际、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由春兰确定科研课题在全球选择合作伙伴,一旦意向敲定,双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课题组协同攻关。
目前,春兰已与中外四十多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了紧密协作关系,与国际权威的奥地利内燃机研究所合作研制摩托车发动机、与日本发动机设计所合作开发汽车发动机、与日本三菱公司共建半导体研究实验室、与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合作成立了春兰能源工程中心等,以“智力引进”的方式直接融入世界一流技术的源头,并能够对技术成果充分享有知识产权。
记者:在你担任春兰集团总工程师期间,曾主持进行了空调变频技术的开发。如今这一技术已经成为空调业的主导技术。你怎么看待企业科研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科研经费如何确保?
孙庆:春兰研究院在企业产品核心技术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实质性和突破性的进展,先后开发出上百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春兰技术”,其中数十个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如空调变频1拖3技术、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三代空调压缩机技术、无氟冰箱压缩机技术、双缸四冲程、水冷四冲程和V型四气阀摩托车发动机技术、摩托车电喷技术以及变频模糊群控技术等。1995年就已确定的高能动力电池、电磁制冷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和发动机直喷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等12项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已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的成果。
与此同时,春兰集团的两项最新科研成果“结构有限元分析的研究及其在空调器设计中的应用”和“空调声音质量评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两项技术登上国际讲坛。它标志着春兰空调的噪音控制实现了从“降低大小”到“改善质量”的飞跃,同时也表明春兰在家电领域对噪音的研究与控制,已跻身世界行列。
为确保这些科研项目的完成,集团在研究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研究经费按整个集团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仅1998年至1999年集团科研经费就达8个亿。现在,全集团每年的科研投入都在增加,对一些市场潜力很大的新品投资则不遗余力,特别是基础性研究的投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