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少年发明不该束之高阁

2001-08-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朱庆 特约记者苏雁 我有话说

记者在不久前举办的江苏省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中了解到,很多学生都爱动手搞小发明、小创造,有一部分作品还在省、市获奖,但这些获奖作品的共同结局却是: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学以致用”,然而“小用”之后如何推广而成“大用”?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仿佛都少了“市场”的这根“筋”。

在苏州市金阊区少年宫,记者看到了本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部分获奖作品:防尘变相掸帚、自动落水家禽汲水器……大多是些实用且有广泛推广价值的作品。创作这些作品的学生反映,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学习中的种种不便,作品成功了,但却不知如何推广,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依然存在,似乎发明创造只有在课堂上或比赛时才会被提及,这些孩子从未想过要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更不用说进入市场了。

其实不光是学生,就连老师也觉得小发明、小创造没有申请专利的必要。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的殷昌平老师辅导的学生经常获奖,去年有位学生的作品还被江苏省专利局看中,但由于申请费用等问题而放弃了。殷老师坦言,鼓励孩子搞小发明创造,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至于申请专利,则似乎有些“离题”。这也是大多数老师的观点,他们认为申请专利不在教学范畴之列,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就算申请了专利,离市场推广也还远着呢!

苏州市创元专利事务所的所长马明渡讲了这样一件事,今年,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独自一人来到事务所,要求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专利,但因家长不支持,他的心愿至今未能实现。马明渡说,这个孩子的作品构思巧妙,虽然略显粗糙,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用法律手段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他表示,小发明受保护后的真正价值所在,绝不是几百元申请费用所能体现的,家长因为申请费用问题,对孩子横加阻挠的做法实在欠考虑。有关专家指出,学校和家庭在这一问题上的一致看法和做法,会挫伤学生继续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学校、家庭、有关部门都该做些“份外事”,正确引导、合理利用孩子们的发明创造,为他们被埋没的发明创造注入持久动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