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历经4年多的反复酝酿和讨论,凝结着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近日正式颁布。今年秋季在新学期开学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将在全国38个实验区全面启动。人们热切关注新课程、新教材,为此,本报邀请部分著名的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就新教材的特点作些介绍,以飨读者。
大规模的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组,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从2000年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分别组织力量,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编写出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今秋开始在试验区进行实验,这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具体实施的开端。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与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相比,具有很明显的特色:
首先,充分发挥了课程的教育功能。某一门课程,不单是传授、继承这门课程知识的作用,而要发挥其综合功能。学校开设某一门课程,要有整体观念,要考虑为学校的总目标做出自己应能做出的贡献。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把物理课程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起来,把理科中的求实、求真,与人文中的求善、求美结合起来,发挥其教育的综合功能,为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其次,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内容上的繁、难、偏、旧,特别是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科学探究,增加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和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这些特点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克服了现行大纲中的各种无形的约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按物理课程标准,分别组织编写的物理实验教科书(8年级),基本上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今秋在试验区进行实验。
这两种教科书的共同特点是:
1、不追求物理知识的全面和完整,消除了无意义的繁、难的计算,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增强了知识联系生活、社会实际。且弹性较大,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余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
2、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特别是倡导探究学习方式,突出了物理学的特点,体现出“做”科学的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从观察、实验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猜想和假设;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或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进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获得知识后,学会运用知识,联系生活、技术有关的问题。学生在这过程中,既经历、体验了“做”科学的探究过程,又学到了物理初步知识及其应用。同时,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又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科学态度、科学习惯。长久下去,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而且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改革的整体思路是正确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符合义务教育阶段有关物理知识的需求,加强了与科学技术、社会最新发展的联系,教学方法多样化,倡导探究学习方式,增加实践活动,是应该肯定的,大方向正确。在短时间内,编写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并进行实验,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好事。
我深信:标准和教科书,基本上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们会喜欢的。自然,将其付诸实现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尚需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要不断地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总结,使标准和教科书不断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