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不仅是“两课”教师长期关注的课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十余年来,中山大学的“两课”教师默默无闻地探索,扎扎实实地工作,终于赢得了广大教育对象的普遍认同——去年,该校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普查,并公布了被学生评价为前100位的教师名单,结果承担“两课”教育的社科系有13人次榜上有名,其中进入前十名的有三位。
1994年,教育部把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山大学确定为全国高校“两课”改革的试点单位。
当这一信息传达到中大社科系时,所有人都觉得有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几经讨论,他们达成共识: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改革教学体系。即转变“两课”教育单一政治功能定位的观念,确立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培养健康、高尚人格相结合的观念;转变“两课”教育单纯传播知识的观念,确立“教学为育人”的观念;转变“两课”教育单一的教学为本的观念,确立教学相长、教研共进的观念。建立起了跨课程、跨教研室交叉联合的科研群体,打破了教研室之间的僵硬界限。
经过三年改革,中山大学的“两课”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7年重新编写和出版了系列“两课”教材;1998年,又依据国家对“两课”的基本定位,将课程分为主干必修课与配套选修课;对“两课”课程的功能进行整合,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侧重点是为学生提供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侧重点是为学生提供科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两课”实践由过去的布道式转变为民主式,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实现受教育者的精神升华。
这样的“两课”教育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同。一位同学这样评价:“开始时,我对这门课毫无兴趣,因为从小到大,这类课上得太多了,大多数老师都是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可是现在,老师们平易近人的面容,别开生面的交流方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深深吸引了我——原来‘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可以这样上的!”
中山大学的“两课”教育还引入全新的形式,即把心理咨询和思想辅导当作是“两课”教育的有机部分和具体延伸。
古南永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山大学从事“两课”教学,他把自制的心理信箱挂在教学楼前,几年来不知为同学们回复了多少封信。亲手创办了中山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李萍教授,是全国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有一天深夜,她接到一位同学的电话,说因为父母离异和恋爱挫折,从此陷入了情感迷茫,并变得“堕落”了。李老师耐心地和他交谈,不知不觉中,这位同学积聚一年多的苦恼终于消散,令他十分感激。
不久前,岭南学院大一的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党章学习小组,邀请李萍老师讲一节党课,预定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可是,当天下午李老师接到让她参加校领导工作会议的通知,她马上通知同学们,可否改个时间。可同学们的回答是,可以等到会议结束。下午五点半,李老师开完会,匆匆忙忙来到同学中间。讲座到晚七点才结束,一些同学还恋恋不舍地围在她的身旁。他们希望延续这样真诚的交流,他们很少遇到老师能够与自己站在同一时代平台上沟通,他们珍惜这一刻!虽然错过了用晚餐的时间。
我国“两课”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历低、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据教育部1999年的统计,我国“两课”教师达到硕士学历的仅占25%,远远低于专业教师。而中山大学早在十年前就确定了高起点发展“两课”教育的思路,目前,40名专职“两课”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的占95%;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超过40%。
针对年轻教师多的特点,中山大学社科系制定了一系列保证教学质量的政策,如鼓励年轻教师进行科研的激励政策,新教师的试讲政策等,从而增强了“两课”教师自我提高意识。从1994年以来,先后有15人考取了相关专业的博士,在年轻教师中形成了一面勤恳工作、一面勤奋求学的良好氛围。
他们还创造条件鼓励年轻教师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有8人出国留学和做访问学者,有20多人次出国和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外交流开阔了“两课”教师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坚持“两课”教育的信念,丰富了“两课”教育的内容。
钟明华教授在中山大学从事“两课”教育10多年,切身感受着中山大学“两课”教育发展的每一个进步。对于“两课”教师队伍,他这样的评价:“从个体而言,中山大学的‘两课’教师可能不是最强的;但是作为团队,她却是生气勃勃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来说“两课”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但中山大学独辟蹊径,从有研究优势和研究基础的课题做起,盯住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深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仅“九五”期间,完成国家级研究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1项;本专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13部;主持与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统编教材10部。正是基于这些研究的优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教育部确定为“两课”教师硕士学位培训点。
科学研究提升了学科建设的水平。在五年的时间里,中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现了从本科到博士点的三级跳,同时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子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中的一个研究方向;三门课程被评为学校重点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课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省优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