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鸠山去长治城约百里。南连伞盖,北接刁黄,连绵数十里。危峰秀拔,势接云汉。
发鸠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北次三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又据《书·禹贡》载,此山别名鹿谷山。发鸠山下有泉,乃浊漳南源。《后汉书·郡国志》:“长子有发鸠山,漳水出焉。”《书·禹贡》亦曰,漳水之源又名浊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谓之衡水,又谓之横水。
花季五月,有幸与友至发鸠山一游。出长治西行,经长子、石哲、晋义即至发鸠山麓——漳河南源。
将至,满目蓊郁,紫气萦回,蝶舞莺飞,一股粗泉崩石而出,掬水入喉,甘甜如蔗,使人神思明澈,五腑清爽。兹浊漳之水,出西山,穿幽峡,抵平川,入漳河;千百年来,清莹秀澈,漱涤万物。难怪古人叹曰:“寒凝不为之损,暑雨不为之增”。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
源头有一神庙,名曰“灵湫神祠”,今已残败,然规模尚存。内存古碑数通,宋、元、明、清皆有之。据碑载,神祠建于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县令王大定因旱祈雨有应,宋帝赐额“灵湫”,是为“灵湫神庙”。历代修葺,初状已无可考。明朱载记载:“庙中塑有神女者三人,旁有女侍,手擎白鸠,俗称三圣公主,乃羊头山神之女,为漳水之神。漳水欲涨,则白鸠先见,使民觉而防止,不致暴溺。”灵湫神,实乃炎帝之女精卫。《述异记》记述:“昔炎帝女溺死东海,化为精卫。精卫偶海燕,生雌壮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溺水处,誓不饮其水,精卫一名冤禽,又名志鸟”;吾观精卫,堪与《愚公移山》神话等观。然精卫不啻为志气鸟,实为华夏第一女神。吾敬精卫,更因其爱心宽厚,赍志没,仍令侍女管漳水涨伏,遣白鸠为民报信。精卫者,发鸠山名气所在也。
辞漳河之源,别“灵湫神祠”,跨跑马岭,跃阎王鼻,至发鸠山顶峰——老方山。峰顶有窑洞三迭,依山筑就。每层开凿三窑,窑中有隔墙,分为二洞拱碹。一层计三窑六洞,三层呈阶梯型,当地人俗称“九窑十八洞”。论风格,无敦煌之瑰丽,亦无云岗之宏恢,但自成气象,与山浸然一体。洞中大多供道教诸神,唯底层系达摩祖师洞,为佛家人物。窃以为,发鸠之山亦炎帝活动区域,应有神农洞府。然遍寻诸洞,竟无炎帝神像神位。或年代久远,又经战乱,而终致湮没?亦有可能。且明代后,神仙愈造愈多,前人妄造,后人妄供,众神仙挤占神农洞,神农易位,亦未可知?念此,顿感怅然。
行山间,清风徐来,沁心入脾,精神焕然。东望太行苍莽,西观太岳巍峨,南眺王屋迤,北俯鳞山葱郁。昔日,炎帝腰围植叶,烈火焚山,羊头山“尝百谷,制耒”,随弃游牧,事农耕,结网戳刃,驱虫蛇于四海之外。尧长子丹朱承父业,倾阡陌,传于世;后则豪强猬起,五霸争雄,上党之地,烽烟四野,尔来数千年矣;至当代,为拯万民于水火,刘邓挥戈上党,坚冰为之摧,云翳为之扫,发鸠之山乃现朗朗晴天;而今游于此,但见山中林木竞秀,百花争发,山下田园连陌,高楼林立;此复炎帝精神写照,精卫意志象征。游斯山,感斯怀,墨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