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题目,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弄在一起,似乎有点牵强。读书,通常是一个知识话题。而做人包括做好人,则是属于伦理学的范畴。两者有交叉,然而更多的应当是区别。但在我,却是很早就意识到、或者不如说被暗示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小时候,我就显露了书呆子的症状,不大加入家属院里同龄孩子们的玩耍,宁愿躲在屋子里抱着书看——虽然当时也看不到什么好书,无非是《虹南作战史》、《向阳院的故事》之类。母亲很为我的不合群担忧,邻居大妈宽慰说:别担心,你儿子喜欢看书,学不坏,大不了也就傻点儿。
回头来看,三十年前大妈的预言基本正确。为人处世上时或显露出的笨拙支绌,也即大妈所谓的傻,或者按读书人自我美化的说法,书生气,看来再努力恐怕也难以改变了,索性由它去吧。没有学坏,却是可以坦然承认的,似乎无需谦逊。而做到这一点,倒始终是不曾刻意为之。大妈是将这点和读书划了等号的,但何以如此,她并没有说。
这是个难以一语道尽的问题,我只能大题小做,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我想,大凡爱书人,比起别人来,对于书中所讲总是更相信,更认同,否则他为何那样迷醉沉湎呢?一册本来意义上的书籍——这个说法把诲淫诲盗、格调低俗的读物排除在外,它们只是徒具书的外表而已———应该是宣扬真善美的,它们尽管也揭露黑暗,暴露社会和人性中的种种缺陷以及不如意之处,但目的仍然是弘扬理想,是促成而不是阻碍一种更完美的生活的降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久的亲近濡染,势必会影响灵魂气质。所以读书人的理想主义气质总是更浓重,一方面会按理想社会的标准来衡量并要求社会,一方面也按理想的人格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人,尤其是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古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也即自我完善居于首位,是其他几项的前提和出发点;倘若生逢乱世,礼崩乐坏,大道不行,饱经蹭蹬坎坷之后,对社会人生都不抱希望了,仍不肯同流合污,宁愿“泛槎浮于海”,极端如屈子者,甚至投身清流,以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则是以自我完善做生命最后的依恃,可谓孤高壮烈。你当然可以找出相反的例子反驳,像失伦背德的古今大奸秦桧、康生之流,也算是读
书人,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但在广大的读书人群体中,他们毕竟只是极少数,并不能改变前面的立论。
当然,完全按照书中标举的准则去做人做事,不谙变通不善转圜,会与支配现实生活运转的种种潜规则发生冲突,难免时常碰壁吃亏,就像勇斗风车的堂·吉诃德。这是书生容易贻人以可笑可悯谈资的一面。但这样做,大的方向是不会走错的,也就不至于有惨重损失。倒是那些自认为聪明过人者,往往无视道德法纪,行事每存侥幸之想,游走于绝壁危涯边缘,到头来机关算尽,反赔尽身家性命。
当今社会风尚急功近利,读书总是和获取某种谋生的本领技能连在一起,涵养人格的一面鲜被提及。然而当下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坑蒙拐骗猖獗,诚信缺失,亲友之间甚至不免于互相提防,基本的做人操守、人际交往准则一再被冲破,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措施是健全法规,将法治精神整合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道德的辅佐作用也至关重要。通过培育和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公民意识,引人萌生向善之心并从善如流,可以大大减少此类现象。按经济学的表述,这样做是成本最小而效益最大。对于个体来讲,要达到这个目标,读书至关重要。宋人黄庭坚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里主要是讲人的品位,但品位理应含有道德修养的意思。书呆子有许多缺陷,但至少有一个大优点,那就是鲜有害人之心。他所恪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道德的最后底线,是道德大厦的地基。
这篇文章的题目,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弄在一起,似乎有点牵强。读书,通常是一个知识话题。而做人包括做好人,则是属于伦理学的范畴。两者有交叉,然而更多的应当是区别。但在我,却是很早就意识到、或者不如说被暗示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小时候,我就显露了书呆子的症状,不大加入家属院里同龄孩子们的玩耍,宁愿躲在屋子里抱着书看——虽然当时也看不到什么好书,无非是《虹南作战史》、《向阳院的故事》之类。母亲很为我的不合群担忧,邻居大妈宽慰说:别担心,你儿子喜欢看书,学不坏,大不了也就傻点儿。
回头来看,三十年前大妈的预言基本正确。为人处世上时或显露出的笨拙支绌,也即大妈所谓的傻,或者按读书人自我美化的说法,书生气,看来再努力恐怕也难以改变了,索性由它去吧。没有学坏,却是可以坦然承认的,似乎无需谦逊。而做到这一点,倒始终是不曾刻意为之。大妈是将这点和读书划了等号的,但何以如此,她并没有说。
这是个难以一语道尽的问题,我只能大题小做,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我想,大凡爱书人,比起别人来,对于书中所讲总是更相信,更认同,否则他为何那样迷醉沉湎呢?一册本来意义上的书籍——这个说法把诲淫诲盗、格调低俗的读物排除在外,它们只是徒具书的外表而已——应该是宣扬真善美的,它们尽管也揭露黑暗,暴露社会和人性中的种种缺陷以及不如意之处,但目的仍然是弘扬理想,是促成而不是阻碍一种更完美的生活的降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久的亲近濡染,势必会影响灵魂气质。所以读书人的理想主义气质总是更浓重,一方面会按理想社会的标准来衡量并要求社会,一方面也按理想的人格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人,尤其是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古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也即自我完善居于首位,是其他几项的前提和出发点;倘若生逢乱世,礼崩乐坏,大道不行,饱经蹭蹬坎坷之后,对社会人生都不抱希望了,仍不肯同流合污,宁愿“泛槎浮于海”,极端如屈子者,甚至投身清流,以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则是以自我完善做生命最后的依恃,可谓孤高壮烈。你当然可以找出相反的例子反驳,像失伦背德的古今大奸秦桧、康生之流,也算是读
书人,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但在广大的读书人群体中,他们毕竟只是极少数,并不能改变前面的立论。
当然,完全按照书中标举的准则去做人做事,不谙变通不善转圜,会与支配现实生活运转的种种潜规则发生冲突,难免时常碰壁吃亏,就像勇斗风车的堂·吉诃德。这是书生容易贻人以可笑可悯谈资的一面。但这样做,大的方向是不会走错的,也就不至于有惨重损失。倒是那些自认为聪明过人者,往往无视道德法纪,行事每存侥幸之想,游走于绝壁危涯边缘,到头来机关算尽,反赔尽身家性命。
当今社会风尚急功近利,读书总是和获取某种谋生的本领技能连在一起,涵养人格的一面鲜被提及。然而当下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坑蒙拐骗猖獗,诚信缺失,亲友之间甚至不免于互相提防,基本的做人操守、人际交往准则一再被冲破,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措施是健全法规,将法治精神整合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道德的辅佐作用也至关重要。通过培育和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公民意识,引人萌生向善之心并从善如流,可以大大减少此类现象。按经济学的表述,这样做是成本最小而效益最大。对于个体来讲,要达到这个目标,读书至关重要。宋人黄庭坚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里主要是讲人的品位,但品位理应含有道德修养的意思。书呆子有许多缺陷,但至少有一个大优点,那就是鲜有害人之心。他所恪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道德的最后底线,是道德大厦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