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000部爱立信电话远渡重洋来到上海,翻开了爱立信与中国的合作篇章。中国移动通信事业从无到有,爱立信也从小到大,中国已成为爱立信的全球第一大市场。爱立信(中国)公司执行副总裁苏德瑞日前向记者叙述了他眼中的中国手机市场。
问:爱立信在华发展,一直强调加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在整个手机业务中占什么样的地位?
答:供应链管理在未来手机生产过程中是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去年,爱立信在手机供应链管理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这也是造成去年爱立信手机销售量不是很高的原因之一。所以今年年初,爱立信选择和新加坡伟创力、日本SONY公司合作,来完善我们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管理是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说的,但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能力,并将其融入到全球的供应链体系中。当然,这一切要在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时才能有意义。
问:中国本土的手机企业成本很高,和供应链有没有关系?
答:我并不能说这是他们的问题,中国的手机企业有些取得了成功。其中有些也开始和外国的公司、国际化的企业合作,经营手机业务。他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和角色,然后才会想到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等等。
问:您对爱立信和索尼合并后,爱立信品牌将消失有何感想?
答:今年年底我们还会推出爱立信品牌的手机。10月份,爱立信和索尼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后,会推出一个新的品牌,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措,这样可以融合双方的特长。之后,可能爱立信生产的手机不会以爱立信品牌出现,但我们会确保现在持有爱立信品牌手机的人知道到哪去获得服务。爱立信的手机业务仍然是爱立信产品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合资公司成立,也会和爱立信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作为爱立信移动互联网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我个人来讲,我的心始终和爱立信这个品牌一起跳动。
问:前不久中国的消费者和爱立信发生了一些纠纷,您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否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和国外有所不同?
答:我不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和国外的消费者有什么区别。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厂家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是正当的。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爱立信都会保持高品质的客户服务标准,但在中国,确实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今后,爱立信肯定会提高售后服务质量,达到客户满意的要求。
问: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手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监管,包括出台手机“三包”条例,您对此怎么看?
答:爱立信无论在哪国生产产品都是要保持一个同样的质量和产品标准,中国政府对厂商作出要求,希望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能够和全球保持同步的质量,是非常正确的。对于国际厂商来说,这也是他们的义务。
问:中国内地市场上的爱立信手机实际上都是中瑞的合资厂生产的,前不久,荷兰的飞利浦也把它在法国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深圳,您对中国的手机生产能力作何评价?
答:中国的手机制造能力非常强,爱立信设在北京和南京的两个生产基地非常有实力,他们不仅供应中国市场,而且还向全球供应爱立信手机。就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规模来讲,不仅我们重视,所有的生产商都会考虑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
问:您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如何看待?
答:中国的投资环境非常好,我们有领先的技术和人才,有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在合作时没有任何问题。爱立信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是持续而长期的。到2000年,爱立信在中国的直接总投资额已超过6亿美元,连带投资早已超过150亿人民币,全年本地采购量达到149亿元人民币。中国是爱立信全球四大供应中枢之一。除直接投资在中国进行生产活动外,爱立信还积极带动国际上其他材料供应商来中国投资设厂。
问:您是否仍坚定地认为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还将持续、快速地发展?
答:当然。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潜力。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人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底,用户人数将从目前的1.2亿增加到约2.78亿。中国移动电话数量比个人电脑的数量还要多,爱立信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通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