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0月9日电本报新闻追踪《忻州市忻府区科技投入玩“空”的》系列报道引起该区高度重视。近日,该区致函本报,提出四条整改措施。
一、把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当成一个政治问题来认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现象: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我区关于“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我们要引以为鉴,结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在全区干部队伍中开展一次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教育整顿。
二、按照国家关于“科技三项费用”有关规定安排、使用“科技三项费用”。连日来,科委、财政等部门已将科技方面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我市的投入情况进行了梳理。近日,区长办公会已拿出了“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的具体意见,然后根据论证结果分步实施,坚决做到足额投入。
三、提请有关部门取消我区“科技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四、搞好科技执法监督检查。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三项费用”的使用程序和审批制度,同时将每年“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各界公布,接受监督检查。
忻府区知错就改,令人欣慰,但其“空转”“科技三项费用”的教训非常深刻,值得各地警戒。
科技投入是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决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大问题。正因为其意义重大,一些有远见的县区领导总是想方设法筹措、安排科技费用,加大科技投入。结果,这些地方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年好于一年,最终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而另一些领导,常借口财政紧困,或不安排科技费用,或挪用克扣截留科技费用,或弄虚作假“空转”科技费用,应对上级检查。结果恶性循环,永远走不出贫困、落后的“怪圈”。
让我们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依法行政,自觉加大科技投入,用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创造出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