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模式

2001-10-20 来源:光明日报 张超 我有话说

当编辑出版业告别传统的“剪刀加浆糊”和“铅与火”的编辑出版模式,进入“光与电”的时代,享受新的革命成果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又为我们创造了新的资源架构,正引领我们走进数字化与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工作模式

网络编辑出版工作模式,首先是无纸编辑出版。编辑出版流程高度整合,编、排、校一体化,不再需要印刷。在机、在线编辑大幅度简化了出版程序,降低出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即时出版”。

其次是机构的虚拟化——虚拟编辑部。编辑部的虚拟化,使得编辑人员在不同地域为同一个出版任务进行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传统编辑部的功能在网上几乎都可以实现,而且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高效、高速。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上专家数据库寻找审稿人,通过浏览有关科研网站了解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编辑部可以在自己的网站发布征稿启事,作者通过电子邮件向编辑部投稿,编辑随时可以与作者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BBS就稿件的处理进行交谈或讨论。编辑部内部的稿件复审、交叉校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虚拟编辑部还可以吸纳编外校对或质量监督人员,为提高刊物质量协同工作。

第三是点对点出版。传统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多为综合性理论刊物,对读者个体来说,每期刊物的无用信息居多。网络期刊则可以由读者根据需求“拉出”信息,也可以针对不同读者,提供“对口”专业版,甚至定制特别版。

(二)“文本”模式

网络学术期刊的形态可以是在线期刊(网页)、下载期刊和电子邮件期刊。在线期刊可以滚动连续出版,随时更新,及时公布最新科研成果,提高时效性。下载期刊和电子邮件期刊还可以高度专业化,面向各类专业读者,实现点对点发行。网络出版使读者摆脱了时间、地点限制,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出版信息;网络的交互性特点使读者掌握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权。网络学术期刊还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指向互联网中所有相关信息,如参考文献,背景材料等。网络期刊的信息复制简单、迅速,而且成本低廉。

(三)管理模式

编辑分工专业化。传统学术期刊编辑的学者化要求与有限的人员编制存在着难以化解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网络出版时代将不复存在,编辑人员的分工可以细化到二级甚至三级学科。

管理手段网络化。一是编辑人员网络化管理。如编辑人员招聘、业绩评估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二是工作流程网络化管理。编辑部可以通过审稿人数据库、稿件数据库、作者数据库等对编辑部工作实现科学化、自动化管理。通过这个系统,不仅各类稿件的写作、传递、审阅、修改、签发、排版、校对等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而且,稿件的统计等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媒机构的内部管理都可以实行网络化。三是出版后读者服务网络化管理。如为使读者、作者、编辑部方便查询相关资料,提供历年总目次、制作各种索引(作者索引、关键词索引、中图分类号索引等)。

把未来具象化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构想未来学术编辑出版模式的主要依据,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不管社会和媒介会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有理由肯定,它们将会一如既往,继续体现并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二,网络时代学术期刊要生存与发展,必须把握网络的资源构架,充分利用资源,在变革中不断创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