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他质朴的人生中有了鲜花和掌声,这位55年默默无闻在幕后为万千读者竭诚服务的“卖书人”,今天走到了台前,接受来自读者、同行的尊敬,让人们尽情地分享他的精神财富。
10月11日,王久安从事发行工作55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王久安,这是一个人们不熟悉的名字。而为一个“卖书人”召开这样的一个会议,在中国出版史上绝无仅有。
55年的工作,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他就是个“卖书的”。从17岁成为开明书店的一员,直到今天他72岁,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发行岗位,没有离开过书和他的读者。
王久安,你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如果你是上一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读着中国青年出版社名扬中外的《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那一大批优秀读物长大的人,你就一定享受了他的服务。那时,他是中国青年出版社惟一的一名发行人员,经他手走向读者的书不计其数。
王久安,你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只要你是一个读书、爱书的人,你今天信手拈来读书的惬意中,就有他的奉献。当上个世纪80年代,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困扰着中国的出版人、读书人的时候,他率先办起了出版社自办发行,并与王府井新华书店合作,建起了全国第一家特约经销店,开拓了产销直接见面的发行渠道。此后出现的首都出版社发行联合体以至首都图书交易会,都与他身体力行的推动分不开。今天,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图书订货会,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盛大节日,而他,是这个盛大节日的创办者。
一辈子,他到底满足了多少读者求知的渴望,为多少读者找到了心爱的书,没人能说得清。今天已是白发苍苍的他当年的同事们还记得,那时,社里经常收到读者的表扬信,感谢为他们找到了书的那个热心人。王久安就是这样,把平凡做成精彩。
一辈子,为了让读者能称心如意地读书,他做了多少努力,也没人能记得清。他把书稿档案管理得井井有条,认真对待读者提出的每一条意见,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他也自觉地根据来自市场、读者的反馈安排书稿的印制,这一切,为的是让好书早点与读者见面。著名出版家王仿子说,王久安在平凡得近乎琐碎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两绝”的境界:将发行工作从解放前做到今天,这在中国绝无仅有;已72岁高龄出版社还舍不得“放”他离开发行岗位,这在中国出版界绝无仅有。版协主席于友先祝贺他工作55年的话是“功在不舍”。为了读者,为了出版社的挽留,在72岁的年龄,他还是办公室里的主角,他还是版协出版经营委员会的不可或缺的成员,他还在探索发行体制改革的前沿冲浪。平凡中的创新似乎有些琐碎,王久安就是这样,在琐碎中成就了人生的辉煌。
有人说,王久安“嫁”给了发行。发行工作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连接起他55年工作历程中的是一件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但在平凡中体现的竭诚为读者服务的韬奋精神,却是中国出版发行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有人说,尽管中国韬奋奖获奖人的行列里还没有他的名字,但他的工作对韬奋精神做了诠释。
就在座谈会上,德高望重、从事出版发行工作60余年的王益先生当着众人的面说,从事图书发行工作的人,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把火带到人间,图书发行人把真理传播到世界。他是在说自己对发行工作的理解,他是在指王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