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声先生(1890—1956)是山东蓬莱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后考取官费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专攻教育心理。历任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和文学院院长、青岛大学(即山东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叙永分校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部长。
1930年暑假后,杨振声先生经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举荐,就任国立青岛大学(两年后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他是蔡元培先生的得意门生,首先带到青岛大学来的,就是蔡先生那种著名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思想,他任人唯贤,求贤若渴,不管是属于哪一派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对教学有利,他都热情欢迎。早在9月初正式宣誓就职以前,学校一开学,他就来校办公,广泛邀聘国内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科学家来校任职任教,一时之间,名流学者云集青岛大学,人才济济灿若群星。其中有学术界的一时之彦,也有教育界的后起之秀。著名的诗人闻一多博士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闻一多先生在中文系开了《名著选读》、《文学史》、《唐诗》等课,并在外文系教英文诗歌。梁实秋博士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他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学校中莎士比亚著作的各种版本收藏齐全,在学术界名闻一时。教育家黄敬思博士任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系主任,生物学家曾省之博士任生物系主任,数学家黄际遇博士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化学家汤腾汉博士任化学系主任,物理学家王恒守博士任物理系主任,他们都是国内颇具名望的学者和科学家。戏剧家赵太侔任教务长,他属爱美剧派,兼教戏剧。另外,还有诗人陈梦家,小说家沈从文,楚辞专家游国恩,语言学家闻宥,戏剧家和物理学家丁西林,物理学家任之恭,化学家傅鹰,生物学家沙风护、陈素美等人分别到各系任教。
杨振声先生还经常邀请著名学者来校演讲和讲学,章太炎、胡适、罗常培、冯友兰、陈寅恪等人都曾作客青岛大学。1931年夏,中国科学会议在青岛大学召开,会长为蔡元培。会议期间,蔡元培先生向全校师生做了一次关于美学方面的学术报告,受到热烈欢迎。杨振声先生曾到美国留学,对欧美教育制度和办学方法比较熟悉,对学校教育有着深刻精辟的见解。杨振声先生主张:“学校中当提倡各种的运动与社会事业,以期养成大家合作的精神与处世的艺术……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当多有讨论与切磋的机会。学校当多制造此种机会,正式如各种讨论会、辩论会等,非正式的如牛津、剑桥大学之下午茶会等,使学生得到机会与刺激,去讨论学术,批评政治、文艺及各种社会问题。”在青岛大学任校长期间,他实践了自己的主张。除了经常在学校中组织各种学术报告会以外,他还热情支持在学生中间组织各种学术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会、研究会,鼓励学生互相切磋学问,探讨一些人生和社会问题,使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当时,学校中文科有《励学季刊》、理科有《理科季刊》等刊物都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他对这些刊物大力支持,并亲自为它们写文章。对于在学生中间办的一些小刊物,他也热情地帮助、指导,促进了学生们的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
杨振声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早在“五四”前后,他就在《新潮》、《大公报》文艺副刊、《新月》、《现代评论》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大部分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玉君》一书中),鲁迅先生曾说他是“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方面,杨振声先生甘愿当“人梯”,善于当“伯乐”,热心帮助年轻人,奖掖、提拔后学不遗余力。杨振声先生思想开明,政治进步,热爱祖国,同情革命。“九一八”事变以后,青岛大学的学生经常进行反对国民党投降卖国政策的活动,杨振声先生总是尽己所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有时慷慨解囊,有时解救那些逮捕入狱的爱国师生。他的进步的政治立场是一贯的。
杨振声先生为人正直、廉洁、谦虚、热情。平时或穿西装,或着大褂,经常手中拿着一个大烟斗,长方形的脸上,经常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潇洒大方而又平易近人,很有一个教育家和学者的风度。当时,经常有学生到他的住处去拜访他,谈创作,求学问,他总是热情接待,不是端出咖啡,就是沏上清茶,亲切交谈,娓娓不倦,使人如沐春风。他是国内闻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豪放、苍劲,颇有魏晋风骨。对于诗词,他也十分喜欢和擅长。当时,学校中发布的布告,经常是用固定的格式和死板的套语。杨振声先生有一次独出心裁,展纸挥毫,把布告填了一首词发布出来,吸引着许多人围着看,既欣赏了书法,又品味着诗意,使大家觉得十分新颖有趣。
忆往昔,抒缅怀,人如在,心如倾。让我们把对杨振声先生的深切怀念,作为献给山东大学百年校庆的一份“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