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空铸剑人

2001-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何天进 本报通讯员 董聚山 本报记者 蔡侗辰 我有话说

“为了打赢战争,国防科研工作者必须走在战争的前面。”第二炮兵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肖龙旭,在短短10年间取得了40多项科研成果,赢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奖”、“科技创业奖”、“博览会金奖”、“技术发明奖”等奖项,并把一等功勋章挂在胸前。

于无路处觅通途

四月。北京。

灯火辉煌的军事博物馆展览大厅,迎来了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盛典:“中国专利15年成就展”。

江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防展区第一展位前驻足。逼真的导弹模型和代表第二炮兵参展的两项重大国防专利成果,深深吸引了江主席的目光。当江主席了解到这两项重大专利成果是肖龙旭发明的,其技术方法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时,满意地连连点头,亲切地勉励站在展台前的肖龙旭:“你还很年轻,好好干,多搞点大项目。”

谆谆的嘱托,使肖龙旭备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肖龙旭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导弹训练发射时的情景。

那天,晴空万里的导弹发射场上,遵照“占领阵地”命令,一台台战车隆隆驶向阵地、一队队官兵迅速奔向战位。然而,时间过了很久,仍听不到指挥员下达“点火”口令。“这样的反应速度,打起仗来怎么办?”肖龙旭不满地冒了一句。没想到,现场指挥发射的一位领导瞥了他一眼:“你是搞技术的,咋不把武器搞得先进些?”一句话令肖龙旭汗颜。

从导弹发射场回来,肖龙旭开始了提高武器作战性能的拼搏。

无法描述肖龙旭在布满荆棘的征程中,如何攻克几十个学科的高、精、尖技术,更无法想象肖龙旭为攀登这一科学奇峰,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仅他搜集的资料数据就装满了3个大书柜,学术论文堆起来足有2米多高。历经数年拼搏,当初的设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善聚英才译天书

2001年2月19日,沐浴着新世纪的第一缕春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手为获奖代表颁奖。肖龙旭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自豪地捧起了红彤彤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证书。

肖龙旭确实摘到了金灿灿的“太阳”。因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曾连续多年空缺,这个二等奖的分量自然非同一般。但肖龙旭没有陶醉,他知道,自己能够摘到“太阳”,那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8年前,31岁的肖龙旭挑起某重大科研课题技术组长的重任,统领起一个庞大的“科研集团军”。研究所、院校、军代表室、工业部门等10余个单位通力协作,上百名科研人员合力攻关,这是第二炮兵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与肖龙旭“搭档”的技术组成员,大多拥有高级工程师头衔,其中不乏各种专家、技术权威;下属18个项目组的“主帅”,全部是肖龙旭的“师叔”、“师兄”级的人物。肖龙旭动情地说,这正是他所依靠的“巨人的肩膀”。

那年,肖龙旭在二炮科研部门领导的支持下,从一枚试飞导弹的残骸里,得到了导弹计算机芯片,他如获至宝。懂行的人都知道,要进行导弹发射技术研究,必须了解弹上计算机的运行程序,而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要读出这些程序,无异于破译“天书”。山重水复之际,肖龙旭想到了精通计算机编程的李长珍。这位毕业于二炮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算得上是肖龙旭的“师兄”。听说研究遇到了难题,他二话没说立即参战。整整3个月时间,他们吃住在实验室,最后终于将“天书”奇迹般地破译了。

有人说,肖龙旭成功的关键是善于用人。六室副主任陈燕梦既是他的“师兄”,也是他的老“搭档”。当初,肖龙旭为确保课题研究的可靠性,提出建立半实物仿真系统,对导弹飞行姿态进行全程仿真试验,陈燕梦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并积极要求参战。他跟着肖龙旭一干就是8年,有500多个节假日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千钧落处主沉浮

1999年初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资格认证会上,招生委员会发现肖龙旭获奖数目之多、档次之高,是该年度报考博士生人员中绝无仅有的。他们认为,像这样优秀的国防人才,清华大学有责任为其成长提供“绿色通道”。为此,他们决定全部免去肖龙旭的考试科目,越过硕士直接录取他为博士研究生。

知识的琼浆玉液,使这位有着非凡胆略的年轻人,成了发射场上的尖兵。在一次次关键时刻,他沉着冷静,给部队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试验发射,军委、总部首长和二炮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可是,当发射操作进入最关键阶段,主控台上操作员突然报告:弹上计算机出现多处误码。

从未遇到过的“特情”,给发射场罩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指挥员焦急万分。是打还是不打?分析原因时,专家们意见不一。这时,发射总指挥把目光移到了肖龙旭身上。此时的肖龙旭,脑子迅速运转起来,凭着他对导弹控制系统每一根“神经”脉络的熟悉,从地面设备到弹上设备,从主控台板到每个分支系统,一项项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发射可按时进行。

这一分析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同。发射令下,导弹直刺苍穹。奔腾的烈焰为他准确的判断划上圆满的句号。

一次,某部担负的发射试验已全部按预定时间操作完毕,只待那地动山摇的壮观时刻。谁知,某管路突然出现泄漏,同时指示灯失效。发射还能不能正常进行?这时,调整发射方案成为确定导弹能否发射成功的重要因素。

此刻,负责技术把关的肖龙旭成了发射场上关注的焦点。只见他埋头对发射所需的全部数据进行计算分析,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的时间,对所有发射人员来说,仿佛是一个漫漫长夜。当肖龙旭把全部数据计算出来,通过科学分析作出了可以按时发射的判断后,人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数分钟后,导弹拖着火舌直冲云端,扑向靶区……

冬去春来18载,肖龙旭先后十余次参加实弹发射。在那雷霆万钧的发射场上,他攻克了一道道重大技术难题,将一个个辉煌的瞬间定格在了茫茫天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