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领先是好学校,管理严格校风好、学生文明讲礼貌是好学校,培养出党政领导人、院士科学家也是好学校……学生认可、学校自评、同行议论、督导评估、社会舆论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要想完全一致不容易。最近关于“黄岗神话”的讨论,就是一个典型。
教育评价作为世界教改三大课题(师资、课程、评价)之一,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定向导航的作用。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在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方面颇多建树,各级教育督导部门也制定了若干条例将教育评价引进学校,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应该承认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理论赶不上实践的发展(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层出不尽),实践脱离理论的指导(习惯势力左右、不正之风影响),两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般对中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大致包括教育思想、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德育保证、教学水平、体卫工作、设施条件、校园环境、学生表现、社会反馈等十几个方面。二级指标至少有七八十项,但实施起来,往往失之于求全责备,过于烦琐;权重是否合理,量化是否科学,也值得研究。
我们认为现行的评价标准有两个问题尚应引起重视:
第一个问题:是否应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引入评价体系?即在共性上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中学为例,历史不同(有上百年的老校,有“文革”后的新建校),占地悬殊(有的上百亩,有的10来亩),生源迥异(有的高中600分取不上,有的400分算高才生),投入差别很大(年教育经费相差数倍不新鲜)……投入产出比无法相提并论,这样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公平何在?只讲所谓“质量”而忽略“效益”恐怕难以有权威性。其实,从一定意义上看,“效益”是最重要的“质量”。
第二个问题:是否应将各级各类学校区别对待,即使同类学校也要重过程重发展而不单纯看成绩看结果?即在个性上要看重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风格特色和特殊贡献。我们不同意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好遮百丑”的现象;但更多的是一把尺子量百家,正像我们教育孩子多重视共性而忽略个性一样,对于学校也往往以“一视同仁”为名全面衡量,却对其显著特色视而不见。其实,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没有重点就没有本质。
我们基层的看法是,评价一所学校要尊重历史,着眼未来,从实际出发,着重三个方面的考察:
1、观念先行官——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办学是大前提,不仅是校长的思想,而且全体师生员工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等都要统一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统一到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上来,这是十分艰巨的事。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教育价值的全面性和教育观念的开放性、民主性和未来性上,仅就这“四性”,要做到谈何容易?燕国材教授提出教育价值体现在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上,要做到这“四发”,即使倾毕生精力、全部心血,也需几代人的努力。但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先进,必须成为评价一所学校的首要条件。
2、质量生命线——质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校能有一个宽松、和谐、紧张、奋进的成长环境和有利于他们健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发展的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学生走出校门能有一个独立生存、终身学习、贡献社会的自强能力和灿烂前程。关键不在培养出多少名人。这就是不仅对学生一时负责,比如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要对学生一辈子负责,比如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真正的质量。为此,首先要求校长的高质量、教师的高质量,而教师是第一位的,比校长更重要,季羡林先生在“祝贺母校山东大学百岁华诞”的文章中说,一个大学是否处在高峰时期,关键全在有没有名师。我以为中学也如是。
3、管理护航舰——中学区别于小学和大学,重要一点在于学生12岁—18岁,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发展的多事之秋、人生的十字路口,因而管理居于重要地位。严而有度,严而有格,严而有情,分寸很难把握,这里辩证法极为重要。朱永新教授提出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趋势:综合化、心理化、信息化、国际化、科学化(向科学要质量要方法要效率)、人文化(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未来)、个性化(特长、特色、独特性、独创性)、民主化(公平与效率、师生参与管理、公民参与教育)、法制化(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用法律法规保障学生权益)、终身化(中学打好生命全程教育的基础),这对我们管理、建设和评价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综上所述:评价体系有共性部分有个性部分,因地区类别学校而宜;评价标准应既全面而又有重点;评价体系标准是动态的发展的,运用中宜突出“这一个”(这一所学校)。
比如近年有的学者提出现代化学校十大特征: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模式特色化、学生发展主体化、课程体系校本化、教育技术多样化、学校教育社会化、办学条件规范化、教师队伍优质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育科研普及化。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框架,是一个参照系。没有它评价无所适从;将它僵化成为“模式”,恐怕弊多而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