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8月7日,他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进一步强调:“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对于在新世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愈益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总体态势,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浪潮在全球涌动,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蓬勃兴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观念的不断涌现,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提供了巨大的能力,也为人类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经历了以土地和人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形态,以机器和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形态。目前,人类文明正在迈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形态。不同经济形态的生产力对资源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形态中,生产力需求表现为对以土地为中心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劳动者体力)的依赖,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体力的消耗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浅层次的消耗。在工业经济形态中,人类利用大规模机器体系单位时间内消耗掉的自然资源量越多,生产力水平就越高。这种“工业文明”造成了对地球资源的过度耗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消耗(转化)的有害性逐渐成为工业经济形态社会发展的桎梏。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资源依赖逐渐发生转变:从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主转向以劳动者的智力(人才资源)消耗为主。正如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的:“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在知识经济形态中,高技术产业迅速增长,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上升,就业机会倾向于智力密集的群体,经济的分配也主要以对知识的占有量为基础。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今世界,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扩大和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由此推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但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在自然资源愈益匮乏、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随着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与其经济、科技的竞争能力紧密相连,而经济与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成为一种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本。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
今天,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已成为各国政府首先关注的对象。能否拥有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上的优势和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争夺也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依靠教育加速培养人才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人才,积极参与国际人才争夺。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厚待遇,纷纷放宽移民、定居等限制,形成了对全球高科技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许多跨国公司也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研究开发基地等形式,加紧争夺和利用那里的人才资源。这使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要着力解决的紧迫问题。
江泽民同志正是以世界的眼光,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源自于对当今时代特征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对人才这一战略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基础性、决定性地位的科学概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才工作中的进一步体现,是对“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知识分子和人才问题论述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于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资源开发事业长足发展,一支具有一定实力且初具规模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但是,从数量和整体水平看,我国当前的人才队伍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人才资源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缺乏,仍是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人力资源丰富意味着劳动要素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国力和时间所限,数量供给充裕的劳动力队伍往往伴随着低素质,将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高水平的人才资源难度较大。据统计,我国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代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高素质的劳动力则供不应求。而且从人才资源的总体素质看,越是在高素质人才资源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大。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资源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人才资源的基本态势。
近年来,我国在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重要突破。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但相对经济领域的改革而言,这一改革显然滞后。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市场配置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各类人才难以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合理使用;人才市场信息不够全面和灵敏,难以根据人才存量、流量及社会需求,迅速、有效、合理地加以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科研、企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利益分配制度的改革,使人才资源得到活化,积极性得到调动,创造性得以发挥。但是,在相对固定的利益分配制度方面并没有实现根本性的突破,特别是对各类人才的智力劳动不能适时规范地给予相应的回报。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形成的人才管理模式——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官本位”、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弊端,仍制约着本来就十分有限的人才能力和潜力的发挥。人才分类管理的制度还没有形成,还未建立起与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现代人才管理制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还很不完善,还未普遍形成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氛围,仍缺乏多样化的有效激励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致使知识的价值、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