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莫让“婚托”迷乱眼

2001-11-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易运文 我有话说

“婚托”骗钱没商量

在深圳的一些报纸上,经常可以见到许多让人触目动心的“征婚广告”:“26岁青春靓女,面容姣好,性格活泼,诚征……”、“36岁成功私人企业主,有房有车,性格稳健,月收入数万元……”不明底细的人看了广告后,难免会发生疑问:“深圳真的有这么多条件出类拔萃的‘钻石王老五’找不到对象吗?”

如果你真的老老实实按照上面的电话号码去征婚,那就难免要上大当了。用深圳人的话说,上面那些刊登出来让人动心的征婚广告,都是些骗人钱财的“婚托”。

何谓“婚托”?说穿了,就是那些昧着良心赚钱的婚姻介绍所专门找来的一些以充当征婚人骗钱的“温柔杀手”。这些“婚托”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如果有不明底细的人冲着这些“靓女”、“款爷”、“富姐”来征婚,婚介所工作人员一个电话就可以把这些“婚托”召来,如果征婚人看了后感到满意,婚介所工作人员马上就会诱导征婚人交纳四五百元钱的介绍费,只要钱一到手,这些“婚托”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任你怎么打手机、呼机也难再见“伊人”一面。如果你感到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找婚介所论理或要求退钱,婚介所工作人员就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别人看不上你。”

据说,这些“婚托”一个人有时会有上十种身份,在不同的征婚人面前以不同的身份出现,有时一天要同七、八个不同的“客户”周旋,每见一个人,除掉客人高兴请吃请喝外,每次还可以从婚介所拿上七、八十元钱的提成。

什么人会上“婚托”的当

关于“婚托”骗钱的事,在深圳的社会上经常有传闻,在各种报纸上也经常有披露,但还是屡屡有人上当受骗。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苍蝇不叮无缝蛋”。贪图美色和想快速发财,是当今社会上不少人的心理。应征者垂涎于报纸上那些“婚托”们虚拟的“美色”和“财富”,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了解,轻信“婚托”广告上当受骗的人,大多数是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一般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从职业来看,外地刚到深圳来打工的居多。为了在一夜间改变自己的境遇,便想通过婚姻这条捷径攀上“高枝”。一位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的打工妹说:“我愿意花上400元钱去应征,就是虚荣心在作怪,如果不是被广告上那位男士的丰厚的物质条件所迷惑,我也不会被骗去这几百元钱。”

什么人在当“婚托”

婚姻和相亲本来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现在却被人用来诈骗钱财,那些昧着良心干这种骗人勾当的“婚托”,都是些什么人呢?

一位姓张的女“婚托”在离开婚介所、告别这种骗人生涯后,揭露了这一行中的一些秘密。她说,干“婚托”的人,大都是一些没有正当职业游手好闲的人,以女性为多。她自己就是因为下岗后无事可干,去年到婚介所征婚,婚介所老板看她模样还不错,便劝她到婚介所干,保证她“天天好吃、好喝、有钱花”,于是她便留了下来。这位女“婚托”说,她最多一天能“相”七八个对象。每个都不白看,除有提成,还有男的请吃饭。如果碰上某个男的对她的长相很满意,刚见面送上几百元钱见面礼的事也是有的。

据了解,这些婚介所对“婚托”还有一条“行规”:对征婚人只能见一次面,好见好散。不得再联系,以免这些“婚托”对某些中意的征婚人动了真情,弄假成真。还有一些人,原来也是真心来婚介所征婚的,因为这些人条件比较好,婚介所就把他们发展成了“婚托”,这些人看到在婚介所里当“婚托”有吃有喝还有提成,就甘心情愿地当起职业婚托了。

打击“婚托”不留情

为了铲除“婚托”这一危害社会的毒瘤,最近,深圳市罗湖区民政局在多次接到受骗者的投诉和媒体的揭露后,会同区工商局和公安分局,对辖区内的一些以“婚托”方式骗钱的不良婚介所进行了狠狠打击。

在解放路某宾馆内的一家叫“翠竹家政服务中心”的婚介所里,执法人员发现楼上楼下20多间办公室里,堆积着大量“俊男靓女”的照片,供上门来的顾客挑选。执法人员指出,这些照片都是用来骗人的诱饵。

在文锦中路深业大厦的一层楼里,执法人员发现这里有“海爱婚介所”、“为民婚介服务中心”、“成功婚姻服务中心”等数家婚介所的牌子。罗湖区民政局负责人说,这些婚介机构全是非法经营。当执法人员进入这几家婚介所时,十几名女子狼狈向走廊的尽头逃窜而去。有些房间里除了几张简易的办公桌,一部电话外,就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了。里面躲藏的四五名女“婚托”,有扮清纯状的少女,也有扮富姐状的少妇。当打开抽屉里的“会员花名册”时,更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上面各种“靓女俊男”的照片都有,里面有“风度翩翩”的“归国华侨”,有“身家上千万”的“富姐”“富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对这些“婚托”一旦查明其违法事实,就将移交公安机关作进一步处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