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35个百分点的飞跃

2001-11-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曦影 我有话说

1995到2000,只有5年,江苏淮安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由40.5%上升到75.3%,增长了近35个百分点,现有高中在校生净增4万人。这其中,教育局长李建国可是立了大功劳。

李建国认为,要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必须切实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为此,李建国总结了三条经验:顺应形势,转换机制,放大名牌。

李建国认为,扩大高中,是大势所趋。首先,它能拉动义务教育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普九教育的成果,又能适应高校扩招的新形势。其次,满足群众教育消费的需要。全国、全省高校连年增招,使群众原本就比较迫切的教育需求更加旺盛,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把投资子女教育作为第一预期消费。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高中扩招,全市高中阶段学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达3.2亿元,群众直接用于高中阶段教育的消费达2.8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的经济发展。

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必须打破常规,转换机制,改革的重点在于解决好校舍建设、师资力量、后勤服务几个难点问题。在校舍建设上,鼓励多元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临校建设公寓式学生宿舍;师资力量上,强调社会化。聘请部分退休教师、非教育系统能够授课的优秀同志去,安排岗位培训和跟班听课,提高青年教师水平;后勤服务,追求产业化,学校的食堂、校舍管理、医务室等都逐步剥离出来,走产业化的路子。

放大名牌,是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淮安市主要措施有四点:一是强弱联合。城区的一些名牌学校,受校园面积等的限制,扩大规模,难度很大;一些薄弱学校,历史形成信誉较低,生源不足。实行强弱联合,可以资源共享,扩大办学规模,发挥名牌效应。江苏省淮阴中学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和师院附中、成志中学各联合招生100名。淮阴中学由1998年招生9个班,扩招到1999年的15个班,2000年又扩招到20个班。二是资产重组。鼓励名牌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兼并重组,通过合并、挂靠、合作办学等形式,盘活办学资源。全市8所省重点中学,按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于1998年实行高初中分离。涟水、洪泽的农村高中全部撤销,集中到县城来办。涟水的教育城已基本形成。三是普职沟通。改革中考考试和招生办法,简化招生手续,加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尽可能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全市各县(市)都创办了综合高中,使学生有两种学历即普高、职高,两种机会即单招、高考,两个前程即上大学、拥有一技之长的选择,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可以互相转学。四是着力创建。以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重点中学为契机,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名校的“品牌”效应。“九五”期间,全市省级重点中学由8所增加到16所,新创2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由12所增加到16所;兴建了7所职业教育中心,有3所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标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