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内蒙古该追“韩信”了

2001-11-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内蒙古西部有个搞教育的人,已经年近五旬,其妻找了条门路要将其往北京某区调,北京人看了其妻提供的资料后发现这男人是个搞教育的人才,就披星戴月追到内蒙古来,要调男人到他们的一所学校去当校长。男人说:“我岁数大了。”北京人说:“岁数是大了点,但只要能用5年就成。”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这个教育人才就这么在内蒙古流失了。走之前他痛苦地说:“我是内蒙古人,我热爱内蒙古,所以走,是要争取一个发挥作用的位置。”

这个人才走的时候天上挂着月亮,月下送“韩信”的人不少,而月下追“韩信”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韩信”流失知多少

内蒙古人喜欢用“韩信”来比喻人才。有人到内蒙古有关部门去调查“韩信”们的流失情况,有关人士却说:“我能给你这种资料吗?”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今年初对呼和浩特地区高等院校教师流失情况进行了一次统计,统计结果表明:1999年至2000年底,仅有8所大学的呼和浩特地区就流失了135人,其中教授24人(含博士3人)、副教授37人(含硕士4人),中级职称以下74人(含博士6人、硕士44人)。

1995年以来,内蒙古财经学院流失教授、副教授等50多名,而广东商学院大约有1/3的教师曾是内蒙古财院的教师。

学校采取行动强制留人,你想飞走,我不给你办调动手续,看你往哪儿飞?可是,人家发达地区用人单位什么关系、档案都不要,只要人来了就行。内蒙古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人已离开学校几年,而档案仍躺在学校的档案柜里。

拴住心才能留住人

面对发达地区的挖人手段,经济落后的内蒙古也曾想用经济手段来留住人才,比如提高专家、教授及学科带头人的工资福利待遇,但充其量也就只能提高百十来元。

怎么办?

其实,问一声走了的人才,回答本身就是解开难题的钥匙。

离开内蒙古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待遇太低;没有能够施展才能的位置……一句话,没有拴心留人的环境。

所以,发达地区在内蒙古将一个个“韩信”拉走时,内蒙古很少有“月下追韩信”者。

内蒙古大学一位教授说:“中国知识分子,穷不怕,窘不怕,苦不怕,怕的是没有个献计献策的机会,怕的是不被人赏识,怕的是没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做。”

留人还要靠环境

内蒙古有的高校的实验设备还比不过一所中学,个别大学的有些实验设备甚至是20世纪50年代的产品。

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全国平均7201元,而内蒙古为5044元,今年更降到3000多元。据内蒙古教育厅有关人士介绍,邻近省区高校的重点学科投入最少的每年也有1000多万元,有的达到3000多万元,而内蒙古每年平均投入才100多万元。科研经费不足,学校条件上不去,心就没法拴,人就没法留。

有识之士建议,内蒙古要想留住人才,进而吸引人才,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全新的用人机制。

人才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内蒙古培养和吸引人才刻不容缓。内蒙古需要一批“韩信”,更需要一批“萧何”,把要走的“韩信”们追回来,还要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发现“韩信”,把外地的“韩信”们多多地找到内蒙古来建功立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