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十年前,写过一篇名为《关上电视打开书》的小文章,针对电子时代读书面临的冲击,谈了一点忧虑及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今过了多年,这种冲击现象更其强烈而突出了。电视已经高度普及,节目频道比赛着增多,人们羁留荧屏前的时间越来越长。除此之外,家用电脑也在大踏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游戏、上网、聊天,其势汹汹,如火如荼,人只恨不能多生出两双眼球。两相夹击,越发把本已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给挤占殆尽了。
从生理健康看,眼睛需要保护,而从精神健康来讲,大脑更需要呵护了。不幸的是,比起长久地盯着屏幕给眼睛带来的酸胀干涩来,这两个变幼无穷的魔盒,给我们的情感智力带来的损伤要更为严重。一家老小,围着电视机一坐就是一个晚上,看被大量注水的肥皂剧,笑过随即忘掉;网吧里,花季少年们神情高度专注于聊天室中,一聊几个小时意犹未尽,但所谈却多为插科打诨,比赛着耍贫嘴,看不出什么意义。这些不是荧屏内容的全部,但说是相当的一部分当不为过。影像文化构造了一个狂欢氛围,使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沉溺其间,但却是要付出代价的。各种图像、信息以芜杂、纷乱、无序的形态驾驭着人的感知,人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言行衣食都追从时尚,丧失了独立的个性人格,降低了精神的高度,呈现为平面化、无深度、千人一面的状态。在赏心悦目的形式下,一种慢性中毒症正在悄悄地发生,而受害者却浑然不知。记得在某篇文章中读到一句话,“要想把一个人迅速地变傻,就让他看电视。”话虽刻薄了些,却是入木三分。
对于这个话题,专家们的论述言之凿凿,无需我赘言。我只想重申一点他们的提示——我们要懂得规避,进而学会选择。二者其实正是一回事。
一直不能摆脱一个被人认为是书生气的、迂阔的、过时的想法——这样的时间去读一本书该多好。生命中需要放松、游戏乃至狂欢,但这些不应成为阻碍灵魂走向深邃精微的境界的借口。说起某个歌星逸闻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而对曹雪芹却懵然无知,打听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以为罗曼·罗兰是孪生姐妹,无论如何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这些名字连接的是人类生活中最优秀精粹的部分,是人类自信、自豪和骄傲的理由之所在。对他们的无视和无知,也就意味着与生命中一些弥足珍贵的内容相错失。如今人们的普遍心态是拽紧时代的衣襟不要落伍,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恐怕还不是如何和高技术手段快速“接轨”,而是怎样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和优先性问题,是在浮躁、喧嚣、魂不守舍的社会整体氛围中,确保自己和智慧结合而不是背离的问题。从宏观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氛围的打造,从微观讲,则是对于个人精神品位、境界的提升和拓展。
在找到新的办法——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办法——之前,读书毕竟是最可信赖的方式。优秀的书籍,是知识和智慧的载体,是世代人生体验的高度浓缩,是历史的遗嘱,是真善美的集大成者和另外一种存在形态,传递的是关于人、自然、社会的最为本质、最为重要的信息。这就使其具备了深沉长久、超越时空的品质。从外在形态上看,读书和书籍,行为的对象和行为本身,和荧屏的炫目多彩根本没法相比,但其单调的文字页码之间,却是囊括容纳了从事实到观念、从真实到想象的全部世界。天空和大地,历史和现实,最惨烈的战争征伐,最细微的心灵悸动,树叶飘落的姿态,梦境中的呓语……无不经由对应的文字符码获得记载。相形之下,尽管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每每令人瞠目结舌,巨轮沉海,恐龙显形,十分逼真,但在表达精神灵魂生活方面,却力不从心,盲区多多。从影响的方式上,荧屏是由外及内的灌输,体现为感官对图像的被动接受,而读书是理性的主动出击,是内在情感思想对文字所描绘、反映的一切——社会、自然、人生——的掂量和审视,最终获得感动或感悟、认同或摈弃——在此过程中主体始终是君临的姿态。前者,瞬息万变的表象在张扬感官功能的同时,却贬抑和疏离了灵魂,后者,则是通过精神的沉潜,引导人向存在的内核和底蕴步步逼近。
如今省察,当年“关上电视打开书”的鼓吹未免意气用事,电视是不可能关掉的,没有谁能抵御那种强大的诱惑,因为那里面施布的是整个时代的巫术,具有裹挟万物的力量。但是,让人们时常从屏幕旁起身离开一会儿,去书桌旁坐坐,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优秀的书籍作为一股匡正的力量,一付精神的散热剂和平衡剂,一种灵魂的营养液,在今天,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