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拥抱西部大开发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近三年经济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001-12-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和林格尔是国家级贫困县,到1997年,财政收入才1955万元,可是到2001年底,财政收入预计不会少于9500万元。许多专家学者评论该县3年的变化“翻天覆地”。络绎不绝的取经者问:“你们靠什么发展得这么快?”县委书记吕慧生指指竖在进入该县道路上的一面巨型牌子,上面写着:“拥抱西部大开发”。

3000万元激活6亿元

改革开放中,常常听到一句话:筑巢引凤。和林格尔县引凤,就是从筑巢开始。

1999年,该县决定创建一个32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叫盛乐园,一期规划8平方公里,按常规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最少得投入5000万元。4亿元,对一个贫困县,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怎么办?县委书记吕慧生说:“天上掉不下馅饼,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

呼和浩特市有人拥有钱和技术,想办个“蒙牛乳业”,县委主动找上门去,说“你需要什么条件?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办企业办不到的事情。”县里的条件也说得明明白白:“我们要得利,但我们先予后取,企业肥了,我们自然就有利益。”

蒙牛乳业在全国范围内考察了30多个开发区,最后选择了和林格尔县盛乐园。尽管当时这里的硬件还很差,道路差,离城远,连用电都不能正常保证……蒙牛总裁牛根生说:“但这里的软件是第一流的,反复对比后还是选择了这里。”3年后的今天,牛根生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事实证明,我们选择对了。”

盛乐园的企业家称赞和林格尔县领导们,“半夜敲门半夜开,五更打窗五更起”地为企业服务,光蒙牛一家的事,县领导不到3年跑成100多件。现在,仅3年时间,蒙牛的销售收入创造了从4300万元到8亿元的发展奇迹。

创建盛乐园,县财政用3000万元激活了6亿元。这6亿元,正在日新月异地飞速成长着。

热情为企业服务

3年来,该县采取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亮化与绿化同步的办法,使6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晋升为自治区级开发区,至目前,批准入区项目16个,协议引资13.8亿元,实际到位6.53亿,形成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支柱企业。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和林格尔人的热情服务是分不开的。

为了学习服务本领,吕慧生领着开发区一班人到南方、北京、山东考察。路过泰山,大家想一饱眼福,可吕慧生只许停留10分钟。人们以为吕慧生登过泰山了,一问,才知道他连泰山脚下也没到过。历经千山万水,该县终于学到了真本领。但是,最难最苦最险的事,还是发生在自己的地方。

1998年以前,该县只有15公里柏油路面,供电每年拉闸停电400多次。为了搞好该县的供电工作,吕慧生跑计委、电管部门几十回,跑得心酸腿软。一次,听说电管部门主管领导在,立马去找,人家在开会,就在大楼门厅里从早晨等到11点多,站得腿软,就坐冰冷的水泥地上等。一次为了变电站的事,吕慧生去找一个处室负责人,人家不把这位“县太爷”当回事,眼皮都懒得抬,急得吕慧生大声嚷嚷:“我是代表和林格尔县18万人民来找你的!”

前不久,和林格尔县召开有关西部大开发的研讨会,有位学者说:“拥抱西部大开发,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有时候,需要领导人具备为了事业牺牲自己的利益直至官帽子的精神,风险很大,辛苦很多,困难无数,服务的本领难就难在这里。”

大兴特色产业

和林格尔县穷得远近闻名,要赶上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大兴特色产业。县委领导认为,只有打特色牌,方能立足于市场,拥抱西部大开发,参与经济全球化。

和林格尔县把发展乳、绒、肉作为主攻方向,形成具有和林格尔特色的优势产业。3年来该县成功地上了十多个项目,“上岗的多于下岗的”,没有就业困难。全县奶牛饲养量由1999年的6000头发展到今天的25000头,全县7000多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之中。到2005年,和林格尔县农民将实现人均一头奶牛,年产鲜奶60-80万吨,仅乳品产值将达到60亿元人民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