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继高在我国文物保护界是位重量级人物。胡继高出生于1930年,为江苏扬州人氏。1952年,他考入由中央文化部、中科院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该班当时被戏称为“黄埔一期”,与胡继高同班的俞伟超、庄敏、郑振香、赵其昌、刘观民等,后均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文物考古工作骨干。毕业后,胡继高在江苏从事考古发掘。195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波兰哥白尼大学学习文物保护专业,经六年苦读,获硕士学位,从此投身祖国文保事业。
胡继高说,自己在文保工作中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啃硬骨头。1962年,他刚从波兰返国,文化部文物局便通知他立即赶赴敦煌抢救濒危壁画。偏此时接父亲家信,告以母亲去世,让他速回奔丧。胡继高秉承家训,以国事为重,决定先去敦煌。行前,他偷偷大哭一场。此时,敦煌石窟内唐代以降壁画多已染上“龟裂起甲”病害,稍有风吹震动,翘卷起的鳞状粉皮便纷纷落下。敦煌研究所曾采用多种方法救治均告失败,无奈,文化部用重金聘来位捷克专家。不但毫无效果,药剂配方还对中方保密。胡继高到敦煌后,根据那里的自然条件及东西方壁画材料使用的不同特点,经多次试验,仅用近半年时间就研究出了行之有效的药剂配方。药水打到墙上后,翘卷起的粉皮在药水软化作用下自动平贴复位。再用丝绸轻压,壁画表面毫无损伤,恢复如初。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内发现大批西汉时期手书竹简。其中,《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证实了汉代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各有兵法传世记载的真实性。但如何给这批泡水的竹简脱水、定型却让人头疼。胡继高在多人研究未果的情况下毅然请命。他针对这批竹简内里已糟朽饱水,仅存空壳的特点,在挥发竹简内水份的同时,往里注入
经多次试验筛选出的填充材料乳香胶予以加固。经脱水加固后的竹简不但恢复了原色、原状,而且字迹清晰。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多件泡在水里的战国时期精美漆器。其中一件盛酒的漆锺高57厘米,是国内出土的古漆器中形体最大的。当时,给漆器脱水在国际上也属尚未攻克的尖端难题。由于木胎漆器外罩着一层漆皮,人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内里材种情况及材质变化,同时药水也不易注入。因此,给这批古漆器脱水难度极大。胡继高通过分析漆器使用的不同材种,采用了不同的挥发水份的方法,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这批漆器脱水后未出现任何收缩、开裂和变形的情况。
几十年来,胡继高像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挥动着用汗水浇灌的智慧魔棒,变幻出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陕西扶风法门寺的唐代丝绸发现时已酥脆硬化,喷涂上他研制的特殊药水后,丝绸竟变得极为柔韧;山东临沂金雀山出土的汉代帛画。帛已全部朽烂,仅剩太阳、金乌和月亮、蟾蜍等图画颜色粘印在棺盖上。他结合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硬是把粘印在棺盖上的图画完好地翻裱到了纸上;北京老山汉墓出土的苇席原本已色如焦炭,一触即碎。经他处理后不但颜色如新,且可随意卷曲……胡继高凭借大胆的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特有效的文物保护方法,将奇妙的“魔术”表演的出神入化。凡是他修复过的文物,不但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随着文保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使用过的旧材料还能随时取出,用更好的新材料加以替换,实现了文物保护材料的可再处理性,大大延长了文物的寿命。
胡继高为文保事业作出的贡献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1987年,他发明的保护敦煌石窟壁画、高句丽墓葬壁画和马王堆汉墓漆器三项技术获国家科学大会奖;同年,他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在国家文物局第一批领取特殊津贴的专家中,胡继高是最年轻的。多年来,他不但发表了一批见解独到的论文,而且至今仍活跃在文保岗位,不断研究和探索着文保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他对目前一些部门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文物的行为极为愤慨,多次在媒体强烈呼吁:一定要保护好祖宗留下的文物,否则愧对子孙!使他感到欣慰的是,子女如今也都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可谓事业后继有人。
采访结束,笔者见墙上挂着胡继高所绘通景大写意《墨荷图》,淋漓尽洒,生意迸发,似有清香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