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时俱进 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001-12-23 来源:光明日报 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荣宝斋总经理 我有话说


1951年9月,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成立。此前一年,老字号“荣宝斋”在公私合营之后新记重张。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人民美术出版社与荣宝斋始终遵循党的出版方针,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美术出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是传播视觉艺术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提高民族审美素质的重要措施。对传统艺术的整理和总结,对当代艺术的弘扬和推介,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0年来,人民美术出版社与荣宝斋(新记),为繁荣新中国的美术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色,深深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进程。

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初期,以大量健康向上的出版物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有效地荡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文化。年画《开国大典》、《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群英会上的赵桂兰》,宣传画《我们热爱和平》、《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连环画《鸡毛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普及性读物,曾经在亿万读者中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荣宝斋(新记)自1950年以来,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成为繁荣中国传统书画的艺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窗口。齐白石、徐悲鸿、郭沫若、赵朴初、傅抱石、李可染、黄胄、吴作人等都与荣宝斋情深谊厚,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艺坛佳话。水印木刻的发扬光大,使一大批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及名家大师的代表作得以复制并走出国门。50年间,荣宝斋收藏的古代和近现代名人书画及文房珍玩达数千件,“和硕怡亲王”田黄大对章、米芾《苕溪诗》残部等均为国家级文物,因而素有“民间故宫”的美誉。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人民美术出版社与荣宝斋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贯彻江总书记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示精神,出版了大量精品读物。其中包括有较高学术艺术价值的中高档图书:画册《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论著《中国美术五千年》、《中国雕塑艺术史》;也包括普及性的大众读物:连环画《爸爸妈妈读过的书》和全国第一套《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教材》等。画册《故宫博物院藏画集》、《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故宫博物院藏明清扇面书画集》、《宋人画册》、《中国美术全集》、《中国书法全集》、《中国历代艺术》、《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和《荣宝斋画谱》等,木版水印《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等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国际博览会的金、银、铜等项奖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50年来,人民美术出版社还创办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刊物。1951年5月创刊的新中国第一本通俗美术刊物《连环画报》,曾编辑出版了《美术》、《中国摄影》、《装饰》,以及以后的《中国书画》、《中国艺术》、《中国版画》、《美术之友》、《美术向导》、《水彩艺术》、《儿童漫画》、《中国中小学美术》、《漫画大王》等,均拥有众多的读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新刊《荣宝斋》,更受到了广大美术爱好者的广泛赞誉。

人民美术出版社与荣宝斋,又是一块艺术的沃土。50年中,许多老一代的革命家、艺术家曾经在这里辛勤耕耘;在新中国美术出版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书画家、装帧设计家和文艺理论家。继往开来的中青年画家,如今已成为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一定影响的骨干。而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曾经帮助过或培养过的画家,更遍布于全国各地。

199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与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组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后,又完成了《新中国出版50年》及《新中国美术50年》、《近现代名家画集》、《百年中国画集》等一批文化内涵深厚的图书的出版工作。荣宝斋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广泛,相继在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目前,以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为依托的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业已形成了以美术出版、少儿出版、期刊出版、电子出版和荣宝斋经营为主,兼顾艺术品开发、拍卖、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多元产业结构,成为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的融出版、经营为一体的集团化出版社。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牵头的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美术出版研究委员会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美术发行专业委员会(美联集团),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已拥有52家成员社和116家美术图书专销店。一个集团化、专业化的跨省市的横向联合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美术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

走入新的世纪,为全面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还将开办“荣宝书院”等新的事业,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大众的美术修养与审美情趣,进而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坚定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任重而道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