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观看了《大进军·大战宁沪杭》这部电影。与以往的战争题材影片有所不同的是,该片在放映过程中,多次穿插当年参加作战的敌我双方当事人回忆、介绍战况的镜头。通过这些历史见证人的叙述,着实给人一种真实可信、身临其境之感。
写文章的手法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分,其中,使用第一人称所写的文章最有真实感,拍摄影视剧亦是如此。许多影视片中都采用主人公回忆往事的手法,而此次在《大进军·大战宁沪杭》中露脸的却都是实实在在的战争亲历者,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观众面对着当年叱咤疆场的真实人物,怎能不为之心动,感觉耳目一新呢?时下有不少影视剧,总是缺乏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剖析,不能从历史厚度上去努力挖掘,有的甚至把握不住主旋律,好像影视剧中所表现的是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希望我们的影视工作者能从《大进军·大战宁沪杭》一片中得到启示。
山西太原赵烨
近日还乡到表哥家里做客,发现表哥上初中的儿子作业本上记着这样一首由唐诗或歌谣改编的怪诞歌谣:“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学习苦、学习累、学习还得交学费,不如混个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问其从哪儿抄来的,答曰:我们班里人人都知道。我当时是悚然心惊,并感叹信息社会带来的“好处”。
校园中孩子的好奇心强,缺乏鉴别能力,遇到新鲜事物一古脑接受,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另外在教学模式上也应提起他们的兴趣,以避免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充斥孩子们的头脑。
山东胶州王静王波
12月12日,在光明日报文化周刊上读到《警惕三风又重来》一文,不禁拍手称快,同时也想就此提几点建议。一、电视已深入每个家庭,其社会影响远非其他媒体可比,而当前的这种荧屏“三风”已远不只是“文化问题”,而成为关乎整个社会风气的大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认真把关。二、荧屏“三风”已不是“见仁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要求“舆论一致”,但在这个问题上,媒体应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对这种败坏社会风气的“文化现象”应当旗帜鲜明地扫而荡之。三、光明日报是一张有威信、负责任的大报,应把抵制腐朽文化垃圾的侵蚀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建议贵报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战役来打。问题可以讨论乃至争论,但不能是非不明。
大连外语学院刘和民
浙江电视台播放的《城市名片》,让观者看到了北京出租车司机的群体形象,他们的言谈举止代表了北京的形象,代表了中国的形象,是北京的窗口,是一张最好的名片,但在剧中有多集出现出租车乱停街道的场面,还有司机在路边摊位就餐,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这些或多或少损害了北京的形象,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避免再出现类似电视剧中的现象,维护好北京的形象。
山东陵县梁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