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把中国的文明史往前推进了2000年。河姆渡先民为什么能在此繁衍生息?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为什么在延续了2000年后逐渐消失?日前,邵九华、夏梦河和邵尧明三位学者的《河姆渡文化与水环境关系的研究》课题,通过了由浙江省和宁波市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从而使河姆渡文化兴衰的千古之谜终于得以破解。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姚江之畔。河姆渡遗址第四层以下为深达10余米的青灰色淤泥层,经检测发现有大量的海相微生物,证明河姆渡地区曾经是人类难以定居的浅海。1999年春,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河姆渡博物馆原馆长邵九华与余姚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夏梦河、余姚市规划局高级工程师邵尧明一道,组成了《河姆渡文化兴衰与水环境关系的研究》课题小组。三人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成果,发现河姆渡的地貌原来是一个天然的“工”字形结构。这一结构与沿海地区人民为促淤围涂,筑丁坝、顺坝的“工”字结构相似。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貌特征,造成河姆渡地区不断淤积,加上宁(波)绍(兴)平原只有这样一个“工”形地貌,从而使它在全新世海退初期最先变成陆地,成为原始人群的定居地。
但是,全新世海退结束后形成的杭州湾喇叭口地形,使姚江平原的水流北排不畅,洪涝成灾,造成沟头冲刷。在特大洪水的切割下,“工”字形高地终于被冲出一个大缺口,姚江完成了改道东流的剧变,这时海水沿河道上溯,河姆渡变成一片水乡泽国,环境严重恶化,先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河姆渡文化最终在这里消失。
评委会主任、浙江省河口研究所熊兆隆教授和评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军研究员对此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是河姆渡文化研究领域最全面、最完整、最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去年11月12日,由南京大学完成的河姆渡遗址微古、孢粉检测报告也印证了邵九华等3位学者的这一结论。
河姆渡文化兴衰史警示我们: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