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有资产的守护人

2002-01-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林元锋 本报记者 潘剑凯 我有话说

把蚕食国有资产的蛀虫一条一条地清除出去

自1996年叶更荣任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以来,浙江省轻纺集团公司共查处了24起案件,涉及45人,追回国有资产4000多万元。

“不少企业原来很红火,现在却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这当然有经营管理和外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但据我调查,腐败是导致亏损的原因之一。”叶更荣十分痛心地说:“作为国企的纪检监察组织,保护国有资产是天职。一定要把那些蛀虫一条一条地清除出去!”纪检行动是从认真研究每一封举报信开始的。一次一封举报公司下属的原制盖实业公司总经理冯某的信件摆到了他的案头。举报的内容很简单:“冯私欲膨胀,转移国有资产。”

凭着多年的经验,叶更荣隐约觉得这封信背后有文章。为不打草惊蛇,他要求先对制盖公司进行常规审计。审计结果并不理想:只发现冯将其家人到海南旅游的费用6000元放到公司里报销。叶更荣感到纳闷:制盖公司以前每年有200多万元的利润,从1996年开始就没有利润了,还出现了亏损,这时候又没有明显的外在因素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支持和省纪委有关处室的帮助指导下,监察室决定对冯进行调查。一查,不得了。冯自1996年8月至1997年3月,从制盖实业公司先后转入自己拥用30%干股的杭州某制盖厂原、辅材料和流动资金等资产达人民币1169.6万余元,此外,他还私自将公司资产200万余元转借给他人。叶更荣带着他,用了3个月时间,一笔笔地追了回来。叶更荣严查的这个案例被选编入《领导干部腐败实案100例》。

调研、办案与亡羊补牢同样重要

打了一个大胜仗,叶更荣信心更足了,他花大量的时间深入到集团公司下属的30多个单位调查研究。调研与办案有什么关系?“调研可以了解下属企业负责人的工作作风与生活习惯,调研可以听到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积累起来,就成为发现案件线索的重要渠道”,叶更荣说。亏损企业和一些利润锐减的企业都是叶更荣关注的重点。随着调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蚕食国有资产的一条条蛀虫浮出水面。而且这么多案件中,没有一件错案。

前年,叶更荣到湖州异地办案,湖州第一服装厂(轻纺集团的联营厂)的厂长找上门来,反映前任厂长有经济问题,以前有关部门查了几次,没有结果,他要求叶更荣帮助来查办。老叶推辞不过,便接手。案件不久便有突破,结果,原厂长,供销科长、副科长均因受贿被判了刑。事后,湖州市委一位领导说,一个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能办得这样漂亮,不简单,比起我们市纪委毫不逊色。叶更荣十分注意亡羊补牢。每查处一起案件,都要向发案单位班子通报案情,帮助查漏补缺。对有些案子,他还建议集团公司举一反三,在全系统开展大检查,并出台新的规章制度来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再次发生。集团公司从1996年刚转制时资不抵债,到扭亏为盈,这里面有叶更荣的一份功劳。

迎着风险与压力办好每一个案子

外界看起来,叶更荣办案都很顺利,其实许多案件,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展开的。

办某公司一案时,其中一位当事人的父亲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坚信儿子不会犯错,质问叶更荣是否办错了案,叶更荣很客气地介绍了案情,老干部听后就走了,临走时丢下一句话:“相信组织,相信叶书记。”另一位当事人的爱人是武警部队的一位军官,托了很多有实权的熟人打招呼,结果叶更荣硬是给顶了回去。两名当事人,一个被判刑6年,一个被判刑8年。

办案是有风险的。被处理的人或家属一时想不通,办案人有遭打击报复的风险;案件上马后,当事人的安全如出现差错,或者案件突破不了,有政治风险。是明哲保身,少办或不办案子,还是抵抗风险,迎难而上?叶更荣选择的是后者。2001年7月份,公司“三讲”一结束,叶更荣马上清理群众来信来访,查找案源。结果发现集团公司下属一家公司的上海分公司有问题。有人劝他别查了,可叶更荣不听,硬是上了案子。结果,一个月时间又打了一个漂亮的战役,为公司追回了20多万元资金。

办案,就意味着要牺牲很多的休息时间,连续好几年,叶更荣的生日都是在办案中过的。母亲、岳母住院,他也无暇顾及。“每年都要消失好几个月,我们都习惯了”,他的家人说。叶更荣公私分明。儿子毕业分配,想进轻纺集团。老叶马上拒绝。对同事和下属,他却是热心肠。有的大龄青年因结婚无房,有的小孩子读书碰到困难,他都想办法帮助。前年,老叶被授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记二等功。2001年,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