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农学院,记者见到了这么一组数字:该院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学生到课率高达98.3%;学生满意率90.2%;每年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0%以上……
是什么使大学生对“两课”如此感兴趣?该院社科部主任马敬桂教授对记者亮出了“招数”。
如何使“两课”进学生耳,入学生心?如何使授课教师有热情而又能确保教学质量?对此,湖北农学院党委形成共识:必须营造良好的“两课”教学氛围。
于是,院党委主要领导挂帅的“两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挂牌了;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系列文件出台了;专业书籍、自编教材、影视资料等日渐丰富。
与此同时,对“两课”的任课教师实行了“筛选制”,凡不乐于或不宜从事“两课”教学的,40岁以下无硕士学位的教师,均不能主讲此课。院领导还经常深入课堂听“两课”。教师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教研室内探讨、交流、切磋蔚然成风。“两课”科研成果也捷报频传,现承担省部级、院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还有9名教师分获院优秀教学奖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奖。
如何激发学生对“两课”的学习兴趣?湖北农学院首先要求教师从唱“独角戏”的格局中走出来,多揣摩学生的兴趣点,多讲授鲜活的实例。
其次,“两课”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讨论、演讲、辩论、模拟记者招待会、模拟法庭……穿插其间。如在讲授《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时,举办模拟记者招待会,同学们争先恐后当发言人或记者。为此,每名同学至少阅读了1—2本国际关系方面的著作,并上交了不少于3000字的读后感或论文。
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实践课时已占到“两课”课时总数的25%。如在思想道德品德课中,制定《实践教学手册》,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制定一个修身细则;改掉某种不良习惯,形成一个良好习惯;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班会上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做一件能体现大学生风范的义举。在讲授《法律基础》课时,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大学生们对此欣然响应。
“两课”考试,改变一次笔试的做法,而要参照融入“两课”内容的社会调查、论文答辩、演讲比赛、操行等综合成绩评分。正是这种改革,使“两课”课堂出现了“两多两少”,即课内厌学逃学的人少了,认真听讲、参与讨论的人多了;课外不闻不问的人少了,主动与老师交流思想的多了。“如今,上‘两课’,如品精神大餐。”同学们这样说。
社会是一个最宽广的课堂,让学生深入这个课堂去感悟社会的变迁,去触摸时代的脉搏,是“两课”教学的又一途径。
该院教师在讲授《哲学》课时,组织学生走进工厂、农村参观考察,让他们就改革中的问题,寻求思路,体验群众的创造精神。在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时,组织学生深入韶山、老革命根据地洪湖瞿家湾、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进行社会调查……同学们通过调查访问、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大大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置身社会大课堂上‘两课’,同学们考虑的问题更深刻了,教学效果更好了。”教师们对此颇有心得。
“‘两课’教学的这种改革,使我们尝到了讲授的愉悦,学生也品出了学的快乐。”谈及此,马敬桂分析道:“满堂灌”是必须摒弃的,必须真正做到要着眼于学生关注的热点,释疑解惑;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去理解、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