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农民面临着许多风险。如何让农民在调整中少担风险多得实惠,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事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努力探索让农民少担风险多得实惠的结构调整之路,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整个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生产经营小型分散,承担风险的能力弱,与工业经济调整截然不同。调整成功,将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调整失败,不仅不能增加收入,还要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势必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前农民对结构调整既有加快调整、尽快致富的期盼之情,又有害怕失败、背上债务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农民想调、愿调;另一方面又怕调,不敢调。千百年来靠种粮谋生的农民,一下子转过来搞现代种植业、发展现代养殖业,既没有技术,也不知道产品销路。有的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因承担的风险过大过多,导致血本无归,一季调整失误致使多年难以翻身。有的农民由于调整失当,使富的返贫,穷的更穷,多年难以恢复元气。因此,一些农民干脆以不变应万变,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生产经营传统的农产品,致使结构调整迈不开步子。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指导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民少担风险多得实惠,是摆在农村领导干部面前的新课题。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两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是调整主体错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结构调整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何时种,都应当由农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行决定,风险也由农民自行承担。然而,少数地方的政府却充当了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往往不是主动参与者,而是被动执行者。政府和干部包办代替,以行政手段甚至强迫命令要求农民统一种植政府安排的品种,达到规定的面积,却不承担风险。
二是服务主体缺位。在结构调整中,农民迫切需要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很多农民反映,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因而出现了想调不会调、想调不敢调的状况。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服务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宏观指导和微观服务的作用,为农民在结构调整中提供优质服务,给予帮助指导。这两种现象都是必须克服的,前者给农民的利益带来损失,增加了调整风险,后者没有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样增加了调整风险,其结果都没有为农民带来实惠,而是直接影响农民利益,阻碍结构调整,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这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农业属弱质产业,农民属弱势群体,但农产品与工业品和其他产品一样,都要经受市场的挑选和检验;农民与其他经营主体一样都必须承担市场风险,这就使得农业和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如何真正使农民少担风险多得实惠显得特别紧迫。
农业生产经营以农户为单位,农民的生产技术以粮棉油为主,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很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变化大,这就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处在高风险中。这些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有效地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就必须积极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让农民在调整中得到实惠。
第一,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化解市场风险。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化解市场风险的首要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新阶段后,绝大多数农户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处境,“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和小型分散的经营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面对变化的大市场,亟需一种经济载体把千家万户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既能解决生产经营小而散的问题,解决农产品加工难和卖难的问题,还能有效地化解和规避市场风险。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积极引进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宜昌市先后建成和引进了60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建立起来后,分别与农户签订产品收购合同,农户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要求,将农产品出售给龙头企业,经营风险大大降低;龙头企业也可以免除原料来源不稳的后顾之忧。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又一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们一方面大力发展信息中介组织,充分利用网上交易省时省钱的优势,组建了“中国三峡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心”,并以此为枢纽,建立了延伸至乡、村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营销中介组织,全市的柑桔协会、蔬菜协会等营销中介组织已达200多个,全市有10万人从事农产品销售,以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为依托,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运转灵活、辐射全国的农产品销售网络。这些营销组织把农民的产品卖出去,把外地的信息带回来,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加大技术培训、推广和服务的力度,着力化解技术风险。调整结构意味着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必须掌握新的技术,这就必须伴随着技术风险的增大。化解技术风险是结构调整中必须越过的一道坎。我们探索了三种途径:一是开展技术培训,为每个农户培养一个科技明白人。围绕柑桔、茶叶、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每年培训近200万人次,努力使每户突出一个主导产品,每户有一个掌握该主导产品技术的明白人。二是实行技术承包,让农民解除无技术之忧。全市动员2000多农技人员下乡,对茶叶、柑桔、蔬菜、水产、畜牧等专业生产实行技术承包,达不到承包产量和质量的,由技术人员赔偿;超过承包指标的,农民从增产增收部分发给技术人员一定比例的奖金。这样,可以使农民放心放手地搞调整。三是搞好技术服务,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当阳市创办“农业110”服务中心,农民在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全市还实行科技扶贫、科技下乡、建立柑桔、茶叶、桑蚕等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210个,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紧密合作,直接为广大农户服务。
第三,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努力规避自然风险。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农业结构以粮食为主,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多。一些丘陵岗地缺水怕旱,往往十年九不收,农民为了水稻丰收,不得不引水灌溉,抗旱成本高出粮食收益的几倍,得不偿失。平原一些低洼地经常因涝而欠收,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带来的风险,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避灾农业。近几年来,引导农民果断地将过去容易遭灾的粮棉田调出发展多种经济,既防避灾害,又提高效益。对易旱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改种水果、药材、蔬菜、饲草等经济作物;对易涝的低洼地,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全部改种水生蔬菜或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使劣势变成了优势。
在结构调整中让农民少担风险多得实惠,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重大考验,同时也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加强规划指导。必须彻底摒弃催种催收和行政命令的领导方式,把着力点转向抓好规划,搞好指导和服务上来。一是科学规划主导产业,确立调整的大方向,并组织专家对特色产业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按照资源条件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从而形成区域特色,实现了增效增收。二是培植精品名牌,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主导产业确立后,必须着力培植精品名牌,引导农民围绕名牌调结构,特别是要帮助农民搞好产品的加工、分级、保鲜、包装、宣传,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附加值。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对纳入规划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主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
第二,要加快转变工作思路,跳出“农”字抓调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仅通过农业内部在粮油面积的增增减减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农业结构调整放在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整体布局来考虑,如果就农业论农业,路子将会越走越窄。宜昌市在结构调整中瞄准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城市建设,舍得用最得力的干部引进或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拓城市市场,引导农业结构调整;舍得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引进、培育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工业精品名牌和优强企业上。这样做看似在抓工业,实则工农兼顾,相得益彰,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三,要不断转变工作方法,做好样板示范和机制创新两篇文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际上是产业革命,大范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栽培模式,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是简单号召和强迫命令就能见效的。如果采取搞运动的方式调整结构,只会欲速则不达。只能通过样板示范,能人带动的方法,使农民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产生调整的内在动力,增强调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四,要大力转变工作作风,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在调整结构中的实际问题,切实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困难,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首先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农民通路、通电、通水,电讯要“村村通、全覆盖”;其次是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农民放心大胆地从事专业生产,没有产前产中产后的后顾之忧。
(作者系中共宜昌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