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连锁超市的赢家

2002-01-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孙明 本报记者 谢军 我有话说

创建于1991年5月的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铸造了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联华超市”,其规模星罗棋布,从上海辐射到全国各地,如今已有1225家门店。到2000年,联华超市的销售规模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国超市行业第一,连续两年位列中国零售业榜首。

应对挑战向全国拓展

随着国内零售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全球各大著名的零售巨头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占领中国市场份额,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跨国零售企业来华发展势头年年有增无减。面对我国“入世”前后零售业市场呈现的挑战和机遇,上海市属国有控股的联华超市有限公司的领导者带领职工,遵照“立足上海、辐射长江、面向全国、接轨世界”的思路,奋起迎战、开拓进取。

该公司首先对自身经营体制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1997年,改制成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股本结构的多元化为联华超市实行法人治理制度奠定了基础,并有效地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

联华超市的崛起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创业阶段,前4年半发展了41家门店,年销售额为2亿元;二是提速发展阶段,近5年多来,联华超市门店已超出1000家,去年销售额达140亿元。

超常发展的关键在于联华超市采取资本运作方式,通过合资、重组以及收购等市场行为,不断扩大经营新空间。从1996年起,联华超市在上海郊区及外省市陆续组建合资公司,并先后收购了上海一百集团所属的东方超市、南京长江超市、杭州金龙万家福、苏州百惠等连锁企业。

与此同时,联华超市花大力气构建全国性的采购网络,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采购中心,联华超市每年引进4000多种当地土特产、名特优商品以及绿色商品,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顾客第一——唯一的第一”

联华超市的经营理念是“顾客第一——唯一的第一”。针对市民消费方式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取悦于民、取信于民,以百姓之需为需,以百姓之欲为欲,联华超市始终强化个性化经营、个性化服务。

民以食为天。联华超市近几年来几乎每年都在上海举行独具个性色彩的规模盛大的生鲜食品节。他们深入街道,依托社区,通过现场加工,提供让消费者尝吃等多种贴近消费者的服务方式。与此同时,联华超市将门店的销售网络向社区延伸,推出电子IC卡、牛奶预订、送货上门等系列配套服务,构建起新的商品经营网络。

联华超市的个性化经营,还体现在注重个性化品牌的开发。一方面,推出定牌商品与常规商品交叉经营活动,以强化定牌商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不断开发新产品,以调整并丰富商品结构。近几年,联华超市每年开发的定牌商品都达一、二百个。如今,在联华超市各门店,1200多种“联华”牌商品随处可见。以“联华”牌大米为例,上海每天的销售量约25吨,最高日销售量逾76吨。

规范管理信息化管理

竞争,离不开规范管理;管理,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不断扩张的连锁经营,给联华超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必须向传统的销售方式发起挑战。

为规范管理,联华超市于1997年开始采用ISO9002标准,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编写质量手册,以通过应用ISO9002文件化、标准化管理手段,建立联华超市现代化的管理运行体系,在同行业中成为首批获得全国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转换认证的企业之一。

在标准化管理方面,联华超市率先实行企业管理的七个统一: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统一店招,由此使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集中管理优势,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

在现代物流方面,联华超市建立了经国家内贸部鉴定通过的先进的物流控制系统,正是这个系统,使联华超市能以两个总面积仅为56713平方米的配送中心满足1000多家门店的配送工作,其配送费率控制在2%的水平上,低于沃尔玛4.5%的费率水平。

联华超市的成功实践表明,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只要充分发挥本土化的优势,并认真借鉴国外大型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中国连锁超市也能成为赢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