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办教育的活力和困扰

2002-01-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易运文本报通讯员 王昶 我有话说

深圳市龙岗区目前有134所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仅有2所;全区126所各类学校中,民办学校有47所,学生数达41834人。最近,记者对龙岗区民办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后,感到这里的民办教育既充满活力又有许多困扰。一些民办学校的教师对记者说:希望为民办学校的地位和教师的待遇多向社会呼吁呼吁。

民办教育减轻了政府办学压力

龙岗区是个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区,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如果区内的47所民办学校都由政府投资来建,至少要拿出近10亿元。这47所学校有878个教学班,如以每班配置2个教师、每个公办教师年薪平均5万元来算,龙岗区政府每年的财政教育经费就要增加2亿元。

据了解,目前在龙岗区创办民办学校的投资者都是一些过去从事房地产、外贸等赚了钱的民营企业家。他们认为,从长远看,教育是一个既有社会效益又风险不大的产业。他们对兴办学校并不急于收回投资,对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两方面都十分舍得投入。

据统计,龙岗区目前社会力量办学的总投入已经达到了15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0亿元。1999年全区民办学校筹措的教育经费是4189万元,2000年则达到了8761万元。为了让教师安心教学,大多数民办学校都能尽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为教师购买医疗、社会保险,解除后顾之忧。

民营企业家陈泽衍投资4200万元,在布吉镇建起了集幼儿园、中、小学“一条龙”的东升学校。其整洁的校园校舍、优雅的教学环境得到了政府、社会、家长的好评。但高标准的教育资源配置,实行的却是低标准的学生收费,被社会各界人士誉为走出了一条“民办学校平民化”的办学之路。类似陈泽衍这样对兴办教育有兴趣的民营企业家,在龙岗和深圳已越来越多。

竞争机制使民办学校充满活力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与公办学校比,龙岗区所有的民办学校实行的都是一种全新的办学体制和灵活的管理机制。如;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年度考核的末位淘汰制等,使学校每一个教职工都处在高度竞争的压力下,将工作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双向流动是民办学校区别公办学校的一个显著优点。学校可以选择教师,教师也可以选择学校。学校招生不受地域与学区的限制,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学校。这种双向选择机制使龙岗区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具有不断进取的动力。民办春蕾学校的教师是从全国12个省、市教坛精英中严格挑选出来的,52名教师平均年龄才33岁。这些教师不少人到校任教不久就在全区教师业务竞赛评比中夺得了好名次,在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想出了不少好点子,不少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校竞赛都获得了奖项。

社会偏见制约民办教育发展

由于民办学校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社会上过去对民办学校形成了一种“教师水平低、教学质量低、教师待遇低”的“三低”偏见。

一些民办学校的负责人向记者反映,加入WTO后,民办教育必将在社会上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但我们也希望社会对民办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民办教育有一个公平、公正、公道的生存地位和发展环境。

一些民办学校的教师对记者说,目前民办学校在许多待遇上同公办学校比,不说是充满歧视,至少也是远远不能同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据记者了解,民办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反映的上述情况的确是事实。比如,在用地上,公办学校可以免交地价,民办学校则要交付地价;对学校上等级,公办学校有资助有奖励,民办学校则绝对没有。民办学校教师不能享受调入户口、分配住房、医疗保险、福利保险等待遇;不能与公办教师一样就地申办教师资格和申报教师职称。上述情况使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无法稳定,学生流动率较大。如民办东升学校虽然在硬件建设和学校管理上在全区范围都堪称一流,并多次获得区教育主管部门表扬,但建校三年来还没有一个教师通过“调干”把户口迁进深圳。东升学校的董事长陈泽衍深有感触地说:能否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了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瓶颈”。

虽然民办学校在为政府分担办学压力、培养社会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政府有关部门目前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仍然是“三无”:一无专职管理机构;二无专职管理人员;三无专门的规章制度和立法可循。不少创办民办学校的民营企业家对记者说:“目前民办学校最盼望的事,就是早日通过立法解决民办教师的户口调入、职称评定等问题,让教师在民办学校能留得下来,教得安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