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贫困地区的教育思考

2002-01-21 来源:光明日报 邵学贵 我有话说

贫困地区的教育如何更好地振兴贫困地区的经济?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反思当前贫困地区的教育有以下问题。

一、在办学思想上缺乏脱贫致富的战略指向。贫困地区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若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的原理加以透视,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整体素质低下。要提升人的整体素质进而最终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地方教育。可贫困地区的人们却每每缺少这样的战略思考,他们习惯于把贫困的原因归咎于历史和自然,而对教育却缺乏自觉的追求。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对摆脱贫困的作用缺乏自觉而明确的思维指向。

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加大了地方经济的承载负担。由于受某些主客观条件所限,贫困地区的教育结构大都不尽合理。据调查:某一贫困旗(县)共有5万多名小学生,却分布在330所小学400多个教学点里,而每年毕业的1万多名初中生却只能有2千人就读高中,这种小学摊大片,高中成瓶颈的布局结构,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教师队伍素质低下,弱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一是民办代课教师多,约占70%左右。虽然1985年以前的已大批转公办,但家属仍然在农村,有房有地,生活负担比较沉重;二是年龄偏大的多,40岁以上的约占60%,有些民办教师是边转正边退休;三是没学历的多,看学历合格率平均已达85%以上,可其中后完成学历的却高达63%;四是习惯于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去理解现实的教育,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去从事现实的教育。

四、人才培养目标出现偏颇。一些地区把应试升学做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生;不是面对全面培养,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又忽视智力的开发,而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又忽视了教人做人的诸多知识的传授,而偏重于考试知识的传授。一偏再偏,就使贫困地区的教育走上了升学指挥棒导引下的“片追”的独木桥。结果,约占10%的中榜者进了高等学府,走向了发达地区。而那约占90%的不第者,命运最终赋予他们以家乡建设者的使命。

贫困地区的教育若想发挥好振兴经济的作用,必须着眼脱贫致富的大局,高扬科教兴国的旗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出特色。

(一)着眼地区人才的培养目标。贫困地区的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和稳定意识。要认真坚持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贫困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要出发,去明确办学方向,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

(二)努力改善教育结构,力求办学最佳效益。高投入、低效益,是贫困地区教育的一大负面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重要原因,在于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要以产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去兴办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紧紧把握改善教育结构这一突出问题,力求办学的最佳效益。一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把义务教育学段分散开去的学校,通过寄宿制或接送制等方式集中起来去办。该撤并的学校坚决撤并,该合并的班级坚决合并,该精减的教师坚决精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高效配置,发挥最佳社会效益。二是要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不断扩大高中办学规模,使尽可能多的初中生接受高一层次的教育。同时,要征得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倾斜,通过有效的方式,办起旗(县)贫困地区特色的高等教育,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和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为家乡脱贫致富尽心竭力的高等人才。

(三)重塑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鉴于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庞大而整体素质低下的实际,我们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贫困地区的教育特点,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实施重塑教师队伍,尽快建立起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首先,要通过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严格控制教师数量,做到足够而不浪费。其次,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在全社会通过考核、考试和评课等有效形式公开聘任全体教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其三,开发多种教育渠道,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使广大教师真正具有立足贫困地区、无悔教育事业的人生境界和个性品质,成为一支学历合格、能力相应的训练有素的队伍。其四,要重点抓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让贫困地区的教师采用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藉以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为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要从教育内涵的深处摒弃以应试教学为目的,单纯教人学知的偏颇做法,还教育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之人的本来面目。

贫困地区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延长人的创价时间,提高人的创价水平。贫困地区的教育要从这一目的出发,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支生存能力强、生存质量高、人生创价大的劳动者队伍。

精神品质是人的精神存在,它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三个方面,是人的最根本的素质。教育治贫,首先必须从解决精神贫困入手。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认知人与自然(包括社会)的矛盾中建树创造理想;在认知与他人的矛盾中提升道德境界;在认知人与自我的矛盾中确定生存理念。通过社会理想、群体道德、个体生存理念三个层次动机的持久培养,激发并使学生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想贫困地区之所想,急贫困地区之所急,为贫困地区的振兴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文化素质是人的存在特征。它为人们进行社会创价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就整体而言,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其社会创价越大。贫困地区,要认真实施内涵文化素质开发战略,走知识经济的发展道路。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为教育乃至全社会的重中之重予以强力推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基础文化层次。同时,宁可使其他一些产业和事业偏小一点规模,放慢一些速度,也要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保证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高中教育。在此基础上,宁可少上一些产业项目,牺牲一些暂时经济利益,也要力争办好自己的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高级人才进不来、留不住、长期青黄不接的严重问题。

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教育发展是贫困地区注定要脱贫致富的根本希望,贫困地区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科教兴国的伟大旗帜,把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推向纵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