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本报推出的新闻聚焦《请名师走上讲台》,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部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您怎样看待这样的问题?
张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流的师资。在学校的办学诸多因素如教材、硬件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当是重中之重,中国古代就有“师高弟子强”之说。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有一流的师资就会有一流的学生。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因为有一流的师资,所以在那种艰难困苦中,我们依然培养了一流的人才。在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坚持让名师上讲台,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记者:大学教育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背景和内容,您是怎样理解大学与其他时期教育的不同和特殊性?
张尧学:大学与高中的最大区别在于,高中的教师就像摆渡的梢公,把学生带到知识的彼岸,而大学教师在不同的时期要担当学生创新创业的引路人,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在当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具备了更强的能力,才能够去创造,才能去传播知识。在当前国际竞争当中,掌握相关的外语、计算机等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具备新时代所需要的管理能力、竞争能力,就会很快被淘汰。
怎样才能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能力呢?这就是“师”的问题。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科研、教学、管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经验和能力,就很难在培养一流学生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在国际讲坛上也是如此。据我所知,国外高校的授课教师有着一定的限制,起码是资深或相当于副教授的教师才能上讲台,其他的人只能从事辅助教学工作。那些有成果、有经验、做人成熟的教师才能登上三尺讲台。
教授上讲台的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在启迪学生智慧的同时画龙点睛,引导学生走向有创新思路的方向。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给一年级的学生讲授微积分,其效果就是如此。名教授往往都有很好的科研和学术背景,更多地动员和鼓励他们为大学生授课,以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及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不仅对学生极具吸引力,对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并勇于和善于创新起示范作用,而且对大学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至关重要。
记者:既然名师上讲台应当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为什么教育部还要专门下发有关文件,再次强调教授上讲台的问题?又有什么样的措施保证其实施的效果呢?
张尧学:因为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教授做工程、搞科研、拉项目,几乎很少将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据我们的调查,有三分之一的教授不担当本科课程教学任务,有的名牌大学能够上讲台的教授不足四分之一。这一点很可怕。教授不能上讲台的结果,造成了学生与教授的隔膜。有的学生就是慕名教授而来,但是四年的学习却没能亲身领会大师的指教,使学生创造能力培养错过了最佳时期。对于教师来说,往往漏掉了具有科研才华的学生,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尽如人意。
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专门将“大力提倡教授上讲台,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文件下发后,得到了各省市和各高校的重视。他们纷纷针对本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教育部将监督文件相关内容的落实情况,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