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1月17日由我国考古学界权威杂志《考古》杂志社主办的2001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甘青队与河南二队、成都市文物考古所、陕西文物考古所、贵州文物考古所、浙江文物考古所等5个单位的专家就2001年的考古新发现作了6场学术报告。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研究员介绍,参与这次汇报的6项考古新发现日前经过专家缜密的筛选,应该说是2001年度国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考古新发现魅力无穷。本刊在此所作的粗线条介绍虽然不能穷尽其详,但读者诸君却不难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这正是我们编辑的一点愿望。
喇家遗址的发掘始于1999年,探查表明这是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齐家文化的一处中心聚落。经过2000年和2001年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了3段壕沟、1个小型广场、近20座房址以及大量遗物,还发现可能属于黄河大洪水、山洪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留下的遗迹。尤其是史前人类灾难现场的发现,揭示了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上游的重大灾变事件,是极其难得的考古资料,也为古史中关于洪水的传说提供了实证,对于环境考古探讨史前人地关系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南端的黄河北岸。现已发现F3、F4、F7、F10等4座房址内有灾难死亡的人骨22具,其中F4内竟多达14具人骨,能看到母抱子、大护小的感人场面。对于灾难的原因,已有地震和洪水的证据,目前正在对此进行多学科协作研究。喇家遗址发现的壕沟,一般宽达10余米,深5~6米,是史前遗址里少见的宽大壕沟。喇家遗址的广场是最新的发现,目前工作还在继续。在广场上发现有大片人工踩踏的硬土面,还发现奠基人骨和埋有人骨的杀祭坑,并出土有玉器、卜骨等重要遗物,现已探知的广场范围超过20米。已发掘出的房址多可判定为窑洞式,并初步显示出一定的分布格局,这为探讨窑洞式聚落形态提供了新材料。在这些房址中,以F15保存最好,墙体残高可达2~2.5米。有的房址出现比较讲究的壁炉形式,F12的壁炉已从结构上证明是烤制食物的壁式烤炉。许多房址因灾难而毁,保留了当时生活场景的原貌,直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
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喇家遗址齐家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对于探索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演变发展,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探索西部地区史前文化及人地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见图1)
2001年2月8日下午,中房集团成都总公司在成都市青羊区苏坡乡金沙村修建“蜀风花园大街”下水管道的施工中,挖出一批象牙、玉石器、铜器等文物。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次日进场组织发掘,现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发掘地点五处,发掘面积达16000平方米以上,发现有宫殿区、居住区、墓地等;还发现了象牙堆积坑,成片的石璧、石璋分布区,大面积的野猪下犬齿、鹿角、美石、陶器堆积区等可能与宗教仪式活动有关的遗迹现象。
在金沙遗址清理和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共2000余件,包括金器40余件、玉器900余件、铜器700余件、石器近300件、象牙器和骨器40余件等,主要有金王冠带、金面具、太阳神鸟金箔、铜立人、铜牛首形饰、铜戈、玉琮、玉璧、玉璋、玉圭、玉钺、玉戈、玉凿、玉矛、玉人面、石跪座人像、石虎、石蛇、石璧等。此外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象牙和数以万计的陶器、陶片等,其中陶器主要有小平底罐、高柄豆、瓶、、尖底盏、尖底杯、高领罐、圈足罐等。遗址时代约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经过十个多月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确认金沙遗址分布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并有一定的布局结构,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亡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金沙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建立成都平原先秦考古学文化序列和对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破解三星堆文明衰亡之谜等均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见图2)
近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在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勘探与发掘中获得了重要收获。在陵园内城垣一周均发现连绵不断内外廊房建筑遗址,总长度达3860米。经过发掘,内城城墙宽度为3.5米,墙基的宽度为8.2米,校正了原来的内城墙宽度为8米的认识。在封土东、西、南三侧发现总长度为1203米的大型地下阻排水系统,其中阻水渠778米,排水渠长525米,最深处达39.4米,上口宽84米,底宽9米。阻排水系统的发现,破解了《史记》中陵墓建设“穿三泉”的历史难题。在东、西内外城之间各发现一组南北对称的三出阙,通长44~45.9米,宽4.6~15.5米,二组三出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三出阙。新发现各种类型的陪葬坑17座,出土了石质铠甲、石胄、百戏陶俑、文官俑、青铜鼎、青铜禽类等大体量的珍贵文物。这些珍贵文物的相继出土面世,为研究秦始皇陵园陵寝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见图3)
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汪庄(西子宾馆)内。雷峰塔未倒塌之前,“雷峰夕照”为西湖一大胜景。
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于宋太祖开宝年间为供奉“佛螺髻发”而兴建的佛塔,1924年倒塌形成雷峰塔废墟堆积,1997年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开始对雷峰塔遗址及地宫进行考古发掘。
发掘表明,雷峰塔塔基、副阶保存基本完整,塔身局部保存较好,地宫保存完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刻佛经、铭文砖、建筑构件、石质菩萨造像等佛教器物,地宫中出土了内藏金棺的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铜佛像、鎏金银盒、银垫、鎏金银腰带、玉童子、玉观音等77件器物,均为五代吴越国末期珍贵的文物。
雷峰塔地宫的发掘,是继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对研究唐宋时期地宫及舍利埋葬制度的演变,以及南北地宫形态结构的差异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雷峰塔系吴越王室建造的佛塔,地宫出土文物等级高,制作精,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见图4)
偃师商城遗址是商汤灭夏后所建的都城。宫城居于城址南部正中,面积超过45000平方米。宫城内按功用可分宫殿(朝堂、寝宫、宗庙)区、祭祀区和池苑区三大部分。祭祀区横亘宫城北部,东西长达200米,系商代早期王室贵族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其规模之大、分类之细、用牲之多、延用时间之长、等级之高皆属罕见。
祭祀区主体部分由东向西大致分A、B和C三部分(区)。B区和C区东西并列,各自相对独立,但布局、形制和结构等基本一致。B、C两个祭祀区平面为长方形,四周有夯土围墙,门道位于南夯土围墙中部。祭祀场主体部分为一沟状遗存,大体分“观礼区”、焚烧(燎祭)区和献牲区三个区域。所发现的祭祀遗存基本相似,即都是以猪为主要牺牲的规模庞大的祭祀场,祭祀用猪的总数不少于400头。用牲的情况可分两类,即单独埋猪和多种动物牺牲共存,后者常见组合有猪、牛和羊。A区则由若干形制不一的祭祀场和祭祀坑组成,祭祀内容比较多样,作为牺牲的有人、牛、羊、猪、狗、鱼类以及农作物(如水稻)等等。祭祀区与偃师商城作为都城使用的时间同步,延续使用时间超过15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夏商周三代中时代最早,也是迄今唯一被全面科学发掘的宫城遗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具有重大学术意义。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宫城的布局和分区,丰富了我们对宫城内涵的认识;另一方面,为研究商代早期,乃至夏商周三代王室祭祀制度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见图5)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1年9月至10月在赫章县可乐镇发掘夜郎时期土著民族墓108座,是贵州省自1996年实施夜郎考古计划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掘。
这批墓葬分布密集,这在过去贵州省的考古发掘中从未见到过,反映出夜郎时期当地人口的稠密状况及埋葬习俗。墓坑有不同形制,而且有数座形式不同的“套头葬”墓。有的在死者头部和足部各套一件大铜釜,脸上还盖一件铜洗;有的在头部套一件大铜釜,脚下垫一件大铜洗;有的仅在头部套一件铜釜。“套头葬”是夜郎民族上层人物采用的一种特殊葬式,在国内其他地区从未发现过。此外,还发现几种特殊葬式,包括:1、用铜洗平垫于头下。2、用铜洗盖在脸上。3、用铜戈插于头侧。这些特殊葬式寓含有值得研究的丧葬或宗教观念。
墓葬中共出土500多件铜、铁、陶、漆、骨、玉等不同质地的文物。其中用于“套头葬”的辫索纹大铜釜口沿上铸造的一对造型威武的立虎尤其引人注目。卷云纹柄首的青铜剑、同样形制的铜柄铁剑、饰有人形图案的直内无胡铜戈等,是夜郎民族的典型兵器。大量妆饰品反映出夜郎民族的生活习俗。一些与滇文化及巴蜀文化风格相似的文物,则反映出不同地域文化间的交往。
专家称,这批墓葬的发掘对探寻古代夜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见图6)
本文由《考古》杂志社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