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企业研究院在我国迅速崛起,成为科技和产业界的一种新现象。1月24日,来自联想、春兰、微软、英特尔、北大方正5家国内外最知名企业的研究院院长们聚集一堂,参加“首届企业研究院高峰论坛”,企业研究院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什么企业竞相创办研究院?企业研究院在企业发展、乃至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是与会研究院院长的共识。
回顾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英特尔的CPU芯片到微软的操作系统,从IBM的超级计算机到朗讯的通信技术,这些主宰当今信息产业的各项核心技术无一不是出自企业的研究机构。英特尔研究中心、微软研究院、IBM研究中心、贝尔实验室……这些世界知名的企业研究院在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具有长远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的同时,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大公司都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包括基础研究。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援引比尔·盖茨的话说:“基础研究是公司的血液,不断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他介绍,去年微软的研究经费是50亿美元,占收入的17-18%。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钦华介绍,英特尔在全球设有75个实验室,拥有超过7000名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2002年,英特尔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将增加到41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末,IBM、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开设研究机构。这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已从最早的产品销售导向,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利用本地廉价劳动力的制造导向发展到今天的以利用中国丰富的智力资源为主的技术导向。据外经贸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外国公司在我国开设的研究机构已达100多个,其中30多个已形成相当规模。未来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研究机构还会比现在增长一倍多。
面对产业竞争从生产阶段前移到研发阶段,一批中国领先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如方正、海尔、联想、春兰等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研究院,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高峰论坛上,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说,没有核心技术的行业和企业,只能是以市场换技术,就连和别人合作也没有基础。为此,联想将坚定不移向技术驱动型企业转型。目前联想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为4-5亿元,每年创造出100多项专利。
张亚勤介绍,微软亚洲研究院主要是从事基础研究。他认为,研究院有三大职能:思考战略、创造知识、孵化产品。研究院应是公司的大脑和智囊,能够对未来5-10年的技术发展作出预测,为公司长远发展制订战略。比尔·盖茨每年都要到深山老林思考几天,研究院为他提供很多对未来的想法,许多重大发展战略就是这样想出来的。
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是英特尔中国实验室唯一的致力于研究的机构,主要是研究未来3-7年的人机界面技术。而英特尔中国实验室主要进行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刘钦华说,英特尔之所以在全球建那么多实验室,就是因为英特尔需要研究人员和生产基地离得很近,同时也为了利用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从事研究开发。
北大方正研究院院长陈晓鸥介绍,方正研究院的发展思路是“技术顶天,市场立地”。而联想研究院的定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研发应用型科技为主,同时致力于拥有高层次的代表计算机发展水准的研究成果。
对于企业研究院究竟应是以基础研究为主还是以应用研究为主,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应占多大比例,院长们认为不应做盲目的比较,这是由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当时的发展状况决定的。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说,企业研究院要避免三个问题,一是把研究院办成纯学术机构,而与公司发展战略无关;二是要避免研究只有可行性,没有可用性;三要避免研究院定位与企业现状不同步。
伴随着企业研究院的崛起和大院大所向高技术企业转制,我国科技事业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参加高峰论坛的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赵玉海透露,我国正在重新构筑国家新的技术创新体系。过去我国的创新体系基本上是以独立研究院所和大学为主,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研究开发将占相当的份量。科技部正在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科技部正在制定的12个重大专项投资项目中,有的项目将由企业担当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