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个代表”的唯物辩证法基础

2002-02-05 来源:光明日报 邓光荣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与精神是辩证的统一。“三个代表”反映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致性,提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努力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二是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既是客观自然的过程,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的过程。“三个代表”抓住了人民群众同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性,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三是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党的

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反映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揭示了党强则社会主义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统一。“三个代表”创造性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两个文明建设、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统一,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三个代表”内涵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丰富发展,科学昭示了它与时俱进的发展品格。其一,“三个代表”思想的“代表”,是一个能动的、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它强调行动的超前性的“代表”,而不是被迫的和被动的“代表”。这样,既从党建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又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自觉能动性提到应有的高度,较好地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对党建实践的指导意义。其二,“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之点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群众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创新的勇气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所系。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并把先进性要求放在与时俱进的时代主潮中,使党的先进性成为一种动态实现的过程,为执政党的永恒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的理论是江泽民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而作出的深刻思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党建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也是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哲学。其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生命力,解决的是“三个代表”理论的哲学基石,是“三个代表”具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的是“三个代表”理论的认识论前提问题,是贯穿于“三个代表”理论的精髓和灵魂;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是“三个代表”理论的直接哲学依据问题,是唯物史观的运用和体现;对立统一解决的是“三个代表”理论体系构建的方法问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四者以各自的特殊功能,构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