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竞争中求发展

2002-02-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剑啸 我有话说

近年来,少儿图书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方面,少儿图书的市场需求出现了稳中有升的迹象;另一方面,竞争不断加剧。一句话: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就地方少儿出版社而言,挑战大于机遇。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是如何应对的?近日,笔者采访了该社社长兼总编陈纯跃。

调整结构塑造品牌

陈纯跃说:“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调整结构是要把船造得更牢固,而塑造品牌则是要把帆做得更大。只有船坚帆满,出版社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不断前进。”

在结构布局中,该社提出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所谓“整体推进”,就是在少儿出版的一些主要领域和主要的细分市场,都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谓“重点突破”,就是要选择一个或几个市场份额较大或者处于市场成长期的领域,培育优势,努力创新,争取占领制高点。这一结构战略实施是成功的。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2001年12月的统计数据,在全国少儿图书12个按图书类别的细分市场中,浙少社在10个类别进入前10位,其中在6个门类进入前3位(包括少儿艺术、少儿文学、少儿科普、低幼启蒙等)。

陈社长说,结构调整固然重要,但当前出版社的竞争已由品种竞争转化为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包含着出版社物(产品)品牌和出版社品牌这两层意义的竞争。

据介绍,浙少社已形成多个品牌图书系列。如低幼读物中以《儿童版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儿童诵读三百首系列”,原创文学作品“中国儿童文学丛书”、“红帆船系列”,注音读物“十八个系列”等。这些书因为定位准,质量高,成为同类书中的佼佼者。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订货会上,该社又被评为全国“重信誉、重服务”出版社,表明了书店对浙少社整体品牌的认同。浙少社这几年版权贸易快速发展。2001年引进34种,输出44种,这是个不错的业绩。“海外出版社愿意买你的版权、愿意把版权卖给你,也是品牌在起作用。”陈社长说。

关注市场强化营销

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市场营销,这也是浙少社取得斐然成绩的一招。

据介绍,浙少社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图书市场的调研工作。如委托专业咨询公司,为出版社提供月度、年度全国少儿图书零售综合数据报告,了解全国少儿图书市场状况,本社及一些主要少儿社市场占有情况。该社的计算机与多家书店联网,及时掌握出版书和部分外版少儿书的销售动态。出版社的编辑经常跑书店、批销中心,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发行人员也及时将图书营销的信息反馈给有关编辑。此外,该社还请书店的同志上门来介绍市场情况。这种有的放矢的做法使他们少走许多弯路。

陈社长认为,关注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还要有开展卓有成效的市场营销的本领。这方面该社也作了一些尝试。如去年四五月间,开展了“管家琪系列图书”营销活动,安排台湾作家管家琪在内地七个城市八大书店进行新书发布、巡回演讲、签名售书活动。这个活动效果较好,2万套30万册销售一空,当月就上了全国少儿书排行榜。台湾《中国时报》前不久发表文章,认为管家琪是台湾儿童文学作家中“登陆”最成功的,她的成功就是因为浙少社“行销策略得当”。

改革机制形成动力

长期以来,出版社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大锅饭和铁饭碗现象。改革开放之后,尽管这种状况有所变化,但还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发展的要求。浙少社作了积极的尝试。用人上,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员聘用、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分配上,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个人收入与工作绩效紧密挂钩,出工拿工资、出效拿奖金,上不封顶下保底。尽管这样的改革还谈不上完善和彻底,但对于原来的机制已是一大进步,因而激发了全社员工的热情,促进了两个效益的不断提高。该社的改革措施,得到了全国少儿出版界的普遍好评,先后有十几家少儿社前来学习和交流。2001年,浙少社主要经营指标增幅均达20%以上;有50种图书在各级各类评奖中获奖;出版的两种期刊均被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出版社被评为全国“讲信誉、重服务”出版社,全国新闻出版系统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