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说年味儿

2002-02-06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刘铁梁 我有话说

现代人的一大特点,就是越是远离了什么,就越是要大加回味。春节将至,人们在谈话当中免不了关心起我们的民俗文化。有一个话题就是,“现在过年怎么没有那么多年味儿了?”这可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

先说说春节在我们整个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吧。对于春节或者说“过年”,我自己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当然是学了民俗学,又用民俗学的方法到一些地方做了调查的缘故。不管所要研究的题目是什么,也不管到什么地方,我总要了解当地过年的习俗。要认识我们民俗文化的种种奥妙,或者说要真正理解祖辈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过年”永远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年复一年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展示的日子,也因为各种隆重仪式的举行,而成为我们追忆历史、颂扬民族精神的庄严时刻。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特别设置了这个全民族的节日,史称“蜡祭”,也就是在12月的一天,据说是在“腊八”前后,君王和百姓一致地举行酬谢“百神”的仪式。到汉唐时代,蜡祭的活动仍十分隆重,要持续七八天,有人考证,这还是当时礼制上唯一可以杀猪宰羊来敬献神灵祖先的日期。春节的另一个来源是古代历法上规定的“元日”,所谓“四时之首”。南朝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录民间元日的风俗,如:不论长幼,均正衣冠,按亲友的秩序互相拜贺,食饮强身健体的补品等。逐渐,元日这一天成为了民间“过年”的正日子,但是在它前后数日中,所有神圣的仪式以及亲友之间加强交际的习俗,都烘托了节日庄重而又喜庆的气氛。这就渐渐形成了人们重视过年的传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年味儿”。进入到20世纪以后,中国的农耕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城乡生活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基层社会的人际关系也大部分没有脱离传统的性质,诸如对于家族、姻亲、邻里等关系的重视。所以,以农历为根据的春节,并没有很快失去它的社会文化基础,“年味儿”的失落也就没有那么迅速。近20几年来的情况却有很大不同,我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就人际关系来说,城市中越来越重视个人间的实际交往,特别是年轻一辈对亲属与邻里的关怀有所淡化,所以“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就异常地感人。春节为我们提供了弥补遗憾的机会,因为那浓浓的亲情和归家的感觉本是对“年味儿”最重要的体验。可是,今天谁敢保证这种体验还像以往那样深刻呢。呼唤“年味儿”的回归,正反映出人们在这方面的忧虑。虽然新的社会秩序最终会给春节带来新的意蕴,但从不忘历史与加深民族认同感的角度来讲,原有的意蕴还是需要给予保留的,是不可以消失殆尽的。

以往的过年,还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周围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从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门神、福字、年画、窗花,悬挂的“挂钱儿”、灯笼,到街面和庙市上摆放的各式各样的年货;从小孩子穿上整洁的衣服,满街乱跑放鞭炮,到成年人的舞狮耍龙,夜晚的礼花、戏曲表演等,都营造着欢乐的节日气氛。这中间,饱含着人们期盼幸福的心理,也表达着集体团结向上的精神。所有这些,不仅是平日里难以见到的,而且与平日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可是现在,从物质上看,节日和平日的反差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似乎在每一天都可以看见熙熙攘攘、五彩缤纷的景象,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和社会交往的活跃造成的。节日和平常日子的消费已没有太大的区别,人们满足地说,“现在天天像是过年”。可真到了过年,却又感觉到太平淡太乏味了。其实,过年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消费的满足和热闹的氛围,更重要的是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这不仅是指琳琅满目的节日装饰、特殊食品等,还有那些在节日期间特有的礼节行为、吉祥用语以及人们所互相传达的种种情感等。由于这些符号的提供,就使得人们在春节期间,能够耳濡目染地重温民族文化的传统,感受民族的精神。从这一点来说,保留传统过年习俗中的核心部分是十分必要的。时代变了,人们对“年味儿”变淡的忧虑心情是十分自然的,但只要全社会都对我们自己的节日风俗有历史的了解,大家就都会感到它的珍贵,而选择一个最理想的现代人过传统节日的方式,充分享受春节的无穷乐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