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早,不怕考,学得好,不用考,学得活,自己过(关)。”近日,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实验小学采访,听见一群学生念着这几句顺口溜。细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该校期末考试的免试生,他们都有一门或两门课的免试资格。学生不参加期末考试,在办公室里开座谈会,和老师聊聊天就算通过了考试,这还真是一件新鲜事。
免试生除了拥有免试资格外,还享有发言的权利。每逢其他学生考试时,免试生们就会坐在一起开个评教评学座谈会,交流一下学习经验,对老师的教学作个评价或提一些建议。座谈会上,学生们的畅所欲言让老师都感到吃惊。不久前的座谈会上,学生们就对思想品德教材提出了修改意见。他们认为,教材的课后习题应多联系实际,而不能老是讲一些大而空的道理。三年级的唐古拉同学发言时说:“老师上课时采用竞赛的方式,是为了激励我们学习。但竞赛就有竞争,不利于我们合作性的学习。”
“学生提的意见,也许听起来有点幼稚,但我们老师都是很看重的。”徐莉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对她的肯定,甚至于比学校领导的肯定还要重要,对她的激励作用还要大。
学生的建议不少得到了采纳。学生们曾提到一位英语老师上课讲得太多,而情境教学、口语交际、互动交流这些方式运用得太少。这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就更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该校副校长朱毅凤对记者说,这种免考座谈的形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变革,观念的更新,它越来越契合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鉴别能力、评价能力等等都得到加强。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得到了优化。他们内在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一些家长也有自己的顾虑,他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榜上有名,另一方面又不赞成孩子放弃考试。一位家长说了自己的担忧:免考会不会使孩子产生一种优越感?对小学生来说,期末考试是一次全面的复习,全面的检验,免考会不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竞技状态等应试能力产生影响?毕竟,孩子将来的升学都要经过考试呀。
武昌区教育局对免考这种尝试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黄莹丽副局长告诉记者,他们对实验小学尝试改革的精神是大力提倡的,但由于这一改革还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所以,他们没有提倡,也没有推广这一做法。
湖北大学教育学专家赵先寿教授认为,这种尝试是积极的。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考试检验成绩基本上是一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应淡化分数,不能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应该多用描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