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莫斯科2月20日电日前,俄罗斯军事总检察院侦查局领导人向媒体透露了导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的元凶。
调查工作由政府事故原因调查委员会和俄罗斯总检察院有关单位负责。调查工作是在保守军事秘密的前提下进行的。军事总检察院既要调查事故原因,又不能泄露国家机密。
“库尔斯克”号失事之初,关于事故原因主要有三种推测:1、与另一艘外国潜艇相撞;2、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水雷;3、俄核潜艇自身技术事故,主要指鱼雷发生故障。当时还有其他说法,例如:被自己的舰只“彼得大帝”号击中、恐怖事件,等等。
“库尔斯克”号打捞出来后,核潜艇前端一道凹痕再次使“相撞”之说浮出水面。但时任事故原因调查委员会的政府副总理科列巴诺夫解释说,这个凹痕还不能证明“库尔斯克”号与另一艘潜艇相撞,凹痕形成的原因可以是相撞,也可能由于核潜艇发生爆炸后内部出现真空导致外部变形。
军事总检察院和有关专家通过对打捞上来的“库尔斯克”号及其打捞上来的物品进行侦察研究,逐渐统一认识:“库尔斯克”号失事乃鱼雷自身爆炸所致。
据侦查人员透露,最初至少有四枚或更多的鱼雷发生爆炸,引发了这场灾难。俄专家介绍说,库艇上装备的是过氧化氢鱼雷,含有易燃和自燃物品。在国外,这种鱼雷从1955年英国一艘潜艇失事后就停止服役。苏联从1957年开始使用这种鱼雷,“库尔斯克”号是1991年装备这种鱼雷的。目前俄罗斯军方已经决定,从所有潜艇上拆下这种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