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九亿农民,这意味着农村题材影视剧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和都市题材、历史题材相比,农村题材影视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着差距,当年《喜盈门》、《篱笆、女人和狗》掀起的农村片热潮今天已经很难见到。有专家认为,农村题材影视剧滑坡,是因为农村收视人群相对于城市处于劣势,在收视率、票房因素的影响下,创作者纷纷将目光聚集在都市。
农村题材影视剧如何在竞争中立足?致力于农村题材创作的艺术工作者们认为:调整思路,积极努力,农村题材影视剧可谓天地宽广。
一提农村题材影视剧,人们自然会想到以往一些片子里那些在贫困、落后中挣扎的农民形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景象、农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执导过农村题材电影《九香》、《喜莲》、《巧凤》的孙沙导演感慨道:“现在的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学文化,搞多种经营,思维、眼界都比以前宽阔,不能用原来田园牧歌式的路子来套现在的创作。所以我觉得农村影视题材应该以揭示农村生活新出现的矛盾为着眼点,力求与时代同步。”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的导演之一谢晓梅说,现在不少城里人到远郊农村买房,农村人也开始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农村题材”的概念已经在无形之中扩大了。我们不要人为缩小它的范围,更不要轻易地放弃城市观众。谢晓梅说,农村题材影视剧创作应该走出传统模式,可以找一些农村和城市的接触点。像《刘老根》这部戏表现了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农民受现代思潮的影响,在自己风景如画的家乡搞起了旅游业,招来了城里的金凤凰……这样的故事农村人爱看,城里人也会关注并有所期待。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李汀介绍,正在制作的一批农村题材电视剧都在自觉地拓宽思路,努力从方方面面反映出新时代的农村特色。如《江南情话》表现了改革开放中,农民自谋出路开展多种经营获得效益的故事;《春暖花开》则聚焦农村乱收费的矛盾,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女人当家》把女人的传统美德和新时代女性风貌完美融合,塑造了一位当代“李双双”……他总结说,这批农村戏都洋溢着时代精神,早几年常见的过分渲染“落后、蛮荒、贫困”或是只抒写田园牧歌式的农村景象的概念化创作越来越少了。
国家广电总局倡导的“村村通”工程,让电视网络四通八达,农民足不出户便能看到电视,获得外界的信息。而“2131工程”的全面实施,又让电影走进村村寨寨,解决了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这一切都为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奠定了基础。然而,如何让农民自觉、主动地进行文化消费,形成市场上的良性循环?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艺术工作者。
电影发行家毛羽分析:“现在农村举办的放电影活动基本上都是集体行为,露天电影大部分是免费电影。这种免费放映虽然常常是盛况空前,但长此下去不利于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自筹资金拍摄过许多农村题材电影的于向远导演感叹:“我最大的享受,是和农村观众一起看我精心拍摄的农村片,那份热烈恐怕在城市里哪座电影院都感受不到。我最大的悲哀,是农民看电影自觉消费的少,资金难以回收。”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农村发行部负责人刘庆增说:“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一方面要为农民办好事,继续送影片下乡,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农民的消费意识,把农村观众从露天吸引到室内,从被动变为主动。”他介绍,为了搞活农村电影市场,由电影主管部门支持建立的个体电影放映队功不可没,他们集宣传、发行、放映为一身,扛着设备走街串巷上山下乡,把电影送到了工厂、农村、矿区,甚至农民的家庭聚会,吸引了一大批农村消费者。
为了鼓励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创作、生产,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拍摄农村题材电影一旦立项,电影局将出资60万元加以资助。对发行、放映好的农村题材电影,也按照拷贝数量、收视率高低实行奖励制度。电影局制片处负责人周建东透露,今年,还将出台对农村科教片的扶持政策,优秀的农村科普片将获得每本不低于75000元人民币的补贴。
对于致力于农村题材影视剧创作的人才,主管部门也是大力扶持,给予他们充分地创作自由。有时,甚至打破了不是专业导演不能导戏的规定。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小品演员赵本山、黄宏都破例获得了导演资格。赵本山充满信心地参与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农村题材电视剧《刘老根》,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的黄金档;黄宏也自导自演了农村题材电影《25个孩子和一个爹》,受到了电影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