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致敏
弯弯的滏阳河,环绕着古都——邯郸,滔滔东去。几千年来,她母亲般地孕育着这块沃土,也刻记下了这个古老都市几经沧桑、几经变革的历程。
每一次变革都造就出一批杰出的人物,他们带领着人民群众,推动着每一个历程的拓展。
年轮推入世纪之交新的改革时期,一批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弄潮儿又站在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浪尖上。邯郸制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致敏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50岁的陈致敏,18岁参加工作时就来到了邯郸制药厂,在这里她度过了33个春秋,对药厂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为药业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使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国营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可以生产9大剂型、100余个品种,集科研、生产、营销一条龙的全国重点中成药厂。她也由一名车间工人,通过大学深造,逐步成长为财务科长、总会计师、副厂长、厂长。企业体制转化后,她被全厂职工推选为董事长兼总经理。
自1997年3月起,陈致敏担任厂长、总经理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上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改制后的2001年比改制前的1998年工业总产值、利润、上缴税金、职工收入分别增长了102%、394%、184%和90%。
企业改革,打破了人才桎梏,却也有了“多事之秋”之说。面对恫吓、诬告、审查,她没有抱怨,没有争辩,而是一头扎进工作中。
1997年3月,陈致敏被上级任命为邯郸制药厂厂长。可是谁能想到,这却成了陈致敏一生中所走过的难忘的既艰难又坎坷的一步。
陈致敏坐在简陋的厂长办公室里,凝视着桌上那份关于全厂负债6300余万,5个车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报告,她坐不住了。连日来,她明察暗访,深感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人浮于事,而车间设备陈旧、落后……这一切都在她的脑海里纠缠着、搅和着,既像一团湿冷的雾,又像一块凝重的云。在这雾气和云团里,显示着两个大字——“危机”。
面对困境,陈致敏担着“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风险,开始了大胆的改革。她削减机构,充实一线,让机关瘦下来;她定规立制,制定领导班子工作细则,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她还要筹集资金、添置设备,改善生产条件……
这些新的举措,如石击水,在全厂上下引起轩然大波。但无论如何,已经认准的路,陈致敏就要坚定地走下去。在她的带领下,全厂职工筹资金、改设备、跑市场,一年过后,企业生产经营全面回升。到1998年4月,企业遏制住了亏损,让职工按月拿到了工资和奖金,并偿还了前些年所欠职工的部分集资款。
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起来,职工们笑了,为有这样的好带头人而欣喜、高兴。然而,在改革中一些利益受到损失的人不高兴了,恫吓、诬告接踵而来,纷纷冲向陈致敏。有人诬告说她造假药,有人告她白白占有了这么大一个工厂仍不满足,还要强占摩罗丹等等,把陈致敏说得一无是处。
一时间状纸满天飞。省、市和中央的一些新闻媒体也收到了诸如此类的告状信。
本着对邯郸制药厂负责,对陈致敏负责的态度,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制药厂,专门对状告陈致敏的问题进行核查。
面对这一切,陈致敏没有抱怨,也没有争辩,而是一头扎进车间、科室进行边调查研究,制订出《依法治厂》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包干,销售回款一体,浮动提成”的营销政策,并同职工一起对车间的设备进行配套改造。药厂许多职工对这些黑状而愤怒,为她们的好厂长鸣冤叫屈,他们要求调查组的同志听一听全厂干部职工真正的心声。
陈致敏怎么也拦挡不住被激怒了的人群。开始几人,后来是十几人、几十人,再后来是300余人,挤满了厂部的楼道和厂办公区的院子,纷纷要求向调查组反映情况,还自发地在一巨型横幅上签名,呼吁给工厂一个安静的生产环境,还厂长一个清白。
事儿越查越清,理儿越辩越明。调查组的同志经过对40余名职工调查核实后,当众宣布告状信中举报的情况均为不实之词,还陈致敏以清白。顿时几百人的掌声经久不息。
是非澄清了,厂区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的人仍继续活动,搞不正当竞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该厂名药摩罗丹的产权,邯药公司被迫拿起法律武器,将其告上法庭,以求得法律的保护,好早日还企业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受命于危难之际,面对的是一盘令人沮丧的残棋。她要革旧弊,开新路,率领职工做药业的“拓荒”人
陈致敏上任半年时间,经过治理整顿,企业刚刚从停产、半停产状态下摆脱出来,却被列进了全市国有企业被兼并的圈子中,并且被列入的是一个与医药行业毫不相干的企业。
邯郸制药厂是解放初期在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小药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到1997年,全厂生产能力扩展为100多个医药品种。它是邯郸市唯一的国有中成药厂家,并被列为全国成药重点企业,在晋冀鲁豫接壤地区,也是一个知名度较高的企业。
这样一个企业,怎能说丢就丢呢?陈致敏怎么也想不通。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强的信念,促使她迸发出更高的激情。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废寝忘食,和厂领导、技术人员及职工们一起,反复商讨、研究,终于拿出了科学有据的企业恢复、发展方案。
一封代表着全厂600多名职工要求,保护邯郸制药厂的长信,送到了市委主要领导手中。很快,他们的建议被市及主管部门批准,制药厂在全市国有企业被兼并的名单中被勾掉了。
企业“保”下来了,职工们奔走相告,欣慰中鼓起了更大的干劲。“股份制也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党的十五大精神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邯药。
企业改制的抉择又摆在了陈致敏面前。她清晰地看到,在职工高涨的生产热情后面,隐藏着巨大的资金隐患:6000余万元的沉重债务。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是一个费思量的敏感问题。整整2个月时间,陈致敏带人跑遍了省内各地进行改制的主要厂家进行考察学习。众多的企业实践说明,改制将使企业轻装上阵,政府也解脱了对企业的责任。她和其他厂领导、职工代表反复研究,果断地选择了改制。
1998年11月26日,在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邯郸制药厂正式更名为邯郸制药有限公司,由运行了40多年的传统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
两个环节成为邯郸制药厂改制成功的关键:一是依法对国有资产进行测定评估,改制后的公司承担了老国企6000多万元的债务;二是63%的职工自愿入股,股本金超过了原定计划。
陈致敏兴奋地说:“让职工入股的意义,除保障企业资金有效运行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以往那种僵化的体制。”她还说,后退一步天地宽。改制对邯郸制药公司的确是“惊险一跳”,政府和企业取得了“双赢”。
改制改出新天地。全公司自愿入股,买断企业资产的职工,具备了劳动者和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他们说,现在真正成了企业的主人翁。企业的非股东职工也说,现在工资奖金拿多了,干起活来更有劲,不觉得地位比以前低。
改制后的企业管理方式、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也随之变化。管理人员由原来的106名减为70名。干部职工收入在增加的同时差距进一步拉大。
制度的变革促使着邯郸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一切都在变革。这个步入现代化制度的全新的企业正以更大的步伐,开始发展、壮大起来。
她居安思危,不断研究新套路,依靠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求取企业新生
邯郸制药有限公司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企业只有加强技术改造,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住脚跟,求取新生。
前处理车间中药茵陈原料加工量每年都在20吨以上,因办法旧、工序多,消耗高达50%。他们投资数万元,应用一项新技术,工序缩短,人员减少一半,原料消耗降低为20%。
片剂车间产品糖衣裂缝,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想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每年退货损失数十万元。于是厂里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经几十次实验,找到了症结,投资20万元,改进工艺,彻底消除了片剂裂缝现象。
再有,丸剂产品的内包装,需蜡球5000多万个,需资金20万元。他们学习、实验,引进设备,变外购为自产,成本降低了一半;用水系统设备一经改造,变一次用水为多次用水,一年节省水资源费22万元。燃煤锅炉炉排改造后,万元产值耗煤量由原来的2吨标准煤降为0.6吨,一年节省37万元。
这些技术改造项目,大部分是在企业改制后进行和完成的。每一项技术改造都渗透着陈致敏的心血。
那时候,设备陈旧,生产手段落后的状况令人担忧。可是,进行设备和技术改造,大量的资金从哪里来?一时间成了全公司上下议论的焦点。
在纷纷议论中,陈致敏认为只有改变因陋就简的落后生产方式,不断加快企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良性循环,才是企业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在陈致敏的组织倡导下,公司成立了技术改造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主要生产环节配套技术改造实施方案。他们抓管理,努力降低原辅材料消耗;抓增产,积极多创收入;抓节支,坚持勤俭办一切的方针,节约每一分钱,多办事,办好事。
有志者事竟成。1999年,全公司进行设备、工艺技术改造30余项,总投资154万元,新增效益300余万元。
然而,陈致敏十分清楚地看到,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是关键。她注重设备改造和生产能力的扩大,更看重制度的完善,职工素质的提高,她要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上下更大的功夫。
于是,公司建立了物价审核委员会,实行了比价采购制度。每年上万件的原辅材料、生产配件、维修物品,必须进行质量、价格上的“货比三家”,由物价审核委员会核准后方可进厂,有效地避免了采购中的“暗箱操作”,挤掉了物品虚假“水分”。同时还建起了完整的质量检查、监督体系。班组有检查员,车间有监督组,公司有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每一批产品,经过自查、互查、抽查后方可出厂,切实保证了药品质量。
如今,让制度“说话”,已成为邯郸制药公司管理工作中的独有的标准,成为陈致敏以及600多名职工人人遵循的规矩。完整而又严格的企业管理机制,在避免事故,提高质量,增长效益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在这里,机制的作用体现出更深一层的含义。陈致敏说:“企业的管理机制,规范着人的行为,激发着人的精神,鼓舞着人的干劲,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它在精神文明领域起着更为深刻的重要的作用。”
邯郸制药有限公司改制后建立起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结出了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建设的双重成果。
成绩与荣誉同在。陈致敏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邯郸药业的带头人,她的业绩点缀着她绚丽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