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求职者多带几样文凭证书就多一些就业机会,在职者学历越高晋级加薪的机会越多。这种学历与权利、利益分配的直接联系,客观上促使一些人急功近利,不是把劲头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而是放在巧取文凭学历上,使掺假的文凭、学历、职称越来越多。追求文凭毕竟不等于追求高尚,在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批评这些学术腐败现象言辞激烈,深恶痛绝。
“文凭热”出现在那个忽视知识的历史阶段过去之后,有激励人们奋起学习求知,把被耽误的时间补回来的作用。现在正是国民教育、学历教育需要走向规范化的时候,却出现掺假的文凭学历一大堆,令人困惑。许多人履历表上的学历名实不副,其中不少文凭是在没有对学习者进行严格监测考核和“规范加工”就轻易获得的。这其中有权、有钱的人居多。一纸文凭不仅能为人增光添彩,也是无形资产,有时还可以变成有形资产。因此,有主动去“要”的,也有大学主动“送”的,反正是清高殆尽,斯文扫地。
学术腐败、“权学交易”必然带来学术贬值,以至不懂计算机、外语的“博士”、“硕士”满天飞,比拿“本科”还容易。有的导师虽然水平很高,但是一“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又怎么个带法?弄得大家看了履历还要问:哪儿的博士?关键是这种没有课时、考试监测和严格规范的训练保证下的学历教育把规范的国民教育体系搞乱了。
治理学术腐败哪个方面都要好自为之,学者和官员都要自律。我常对高校的同志讲,一所学校创下一个牌子是非常不易的,要把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当作生命一样来珍惜。毕业生与学校的学缘关系就像血缘关系一样,永远脱不了干系,他的声誉关乎学校的声誉,不要自己砸自己的牌子。热衷于搞假文凭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光要在别的问题上讲作风,在学术地位上更不能弄虚作假,这不光搞乱了教育,也把自己的心搞虚了,是什么就是什么,这“金”也是贴不上去的,弄不好就会适得其反。
掺假文凭有时就像敲门砖,是一些领导干部眼中升迁发展的筹码。可是有些高校包括一些名牌大学,为什么会对并不具备条件的人大开绿灯,将原本很难获得的学位学历拱手与人呢?
我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思想混乱。一些人把教育完全当作经济产业,认为教师就是“知本家”。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某些学校就会受利益驱使,逐渐演变成商业机构,教学关系逐渐演变成了买卖学历、文凭的商业关系,用金钱来买学历也就不足为奇,而且不同学校、专业随行就市,暗码标价;二是教育经费困难,学校为弥补经费不足,“创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办计划外收费班是其中一个好来钱的路子;三是教育经费管理不规范,监管不严格,在无约束的利益机制驱动下,助长了教育腐败现象。
对这些非正常现象,必须认真治理,首先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明确教育首先是社会公益事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其次要严格规范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政府资助和收取学费都应当有法律依据,各地各校不能自行其是。
相当一些地区、单位在用人问题上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有的甚至以学历层次划杠,人为地造成一种用人学历趋高的紧张氛围,我认为这是造成以权谋学、学术腐败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政府要协调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关系,为人才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并在全社会形成真正重视人才素质、注重实际知识水准和创新能力的氛围,而不是以文凭论英雄。
有关部门要尽快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刹住这股歪风。除了从学校方面要加大学位的管理力度、论文评审力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完善研究生培养体制之外,干部组织部门不应再鼓励已经担任某一级别的干部去拿学位,其实拿学位对他们来说,远远没有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的意义重要,起码要淡化这方面意识。这一点可参照中国科学院的做法,评聘人才要能上能下,不仅能低职高聘,更要能高职低聘,真正做到用人唯贤。
有关部门还应建立约束机制,对文凭掺假者要严肃处理。假冒伪劣商品的造假者要受到法律追究,文凭掺假者性质一样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