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萧灼基:农村改革还要有所突破

经济访谈
2002-03-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萧灼基:1934年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春节前夕,“经济访谈”栏目收到南京经济学院杨晓达教授的来信,呼吁《中国加入WTO要给农民“国民待遇”》。记者在采访两会时,想请萧灼基委员谈谈此问题。萧委员在会上常受记者们的包围,几经约见,记者才得到一个单独采访的机会。

记者:“三农”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仍然是一个焦点问题。你认为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萧灼基: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尤其是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少,这是一个很难化解的矛盾。其次,农村的“歧视性”政策,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别。投资结构中倾向城市,农村投资远远不够;金融服务方面,对城市支持不多,对农村的支持就更微不足道了。

记者:“三农”问题年年提,您认为目前在农村改革中还有哪些可突破之处?

萧灼基:根本的问题是要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加快农村城市化速度,建设中小城镇。“减少农村人口”这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也是发展中国家要走的路。如果每年有1个百分点人口流向城市,20年后就会有20%的农村人口到了城市。那种认为农民种田不需要文化素质的观念是错误的,在法国当农民要有“绿色证书”。农民不管是进城打工还是在家务农,其整体素质都亟待提高,要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我看在农村仅免交学费还不够,还应免费给农村孩子发放教科书和课本,建议由政府统一采购,直接发放到学校,减少农民家庭负担,。

目前许多农村走的路不适合市场经济。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小,不能符合现代生产。要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扩大农村规模,如按市场化办法来组织生产、扩大规模,要从组织形式上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农村科学技术的运用方面,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达到农业的投入少、产出增加。

记者:作为政府,在农村改革中有何可突破之处?

萧灼基:我个人认为政府应减免农业税。现在农业税只占我国总税收的2%到3%,政府有条件减免税,让农村修养生息。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现在农民收入很低了,还要征税,这是不合理的。国家财政支出倾斜于城市,对于农村低收入的群体,国家也应有所支持。对于名目繁多的乡统筹、村提留之类的杂费更应废除,减少农民负担,为农村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的基础设施问题,我认为也应由政府主持建设。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要改善,特别是卫生条件,许多农村的饮用水、排污问题到了非治不可之时了,这样才能防止疫病流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建议农村的道路、排污、供水设施应像城市一样由国家建设,尤其是中小学校舍要重点建设。在施工中,农民出工要按工计费,出料要等价交换付款。这样,既使当地资源得到利用,又使农民有了收入,可扩大消费和内需。

记者:乡镇企业对于增加税收、解决就业、利用当地资源作用重大,目前中西部许多乡镇企业困难重重,应如何支持?

萧灼基:农村乡镇企业越来越困难,许多乡镇企业处于停顿状态,破产的增加,负债少则200万多则上千万元,不改变现状很难大发展。乡镇企业负债的解决办法要研究,不能只靠农村信用社支付。要像重视城市困难企业一样重视乡镇企业,建议设立农村呆坏账基金,按城市对待亏损企业的办法,通过财政补贴、冲销等办法实施,还要提供融资担保条件,改善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小型的企业要逐步扩大规模,从技术上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档次,要努力扩大其市场规模和资源配置范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