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佳片有约》与观众有约

2002-03-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章君 我有话说

编者按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栏目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个栏目就像是一个了解世界电影的窗口,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国外优秀的故事影片。在欣赏影片的同时,栏目邀请的专家还引领观众一同体味、感受影片带给人们的思考。近日,就《佳片有约》栏目的种种,记者采访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的副主任贾琪。

日趋频繁的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对于国外的一些艺术作品,尤其对外国电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电视媒体上播出的电影栏目也自然而然成为观众收视的热点。在众多的电影栏目中,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越来越多地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广大电视、电影工作者的关注,开办三年的《佳片有约》已产生了相当的规模效应,既播出了大量的经典影片,又成功地引导了中国观众对外国影片的欣赏和理解,《佳片有约》为何能成气候?为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电影频道副主任、国际部主任贾琪。

作为《佳片有约》的总策划人和监制,贾琪介绍说,《佳片有约》正式开办于1998年9月26日,但电影频道从1996年1月1日开播之初就开始酝酿这个栏目。虽然电影频道不断播出了大量的外国电影,也开办了《海外剧场》等介绍外国电影的栏目,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收视效果也不太理想。那么,能不能利用电影频道丰富的片源,开设一个固定的类似精品赏析的栏目,最有效地为观众答疑解惑,传授电影知识而兼顾思想性、艺术性,又不失娱乐性呢?带着这样的愿望,电影频道国际部的策划人员专程走访了中国社科院、广院、北师大、电影学院等研究机构和艺术院校,多次以策划会、恳谈会的形式聆听各台资深电视工作者的建议,又综合海外电视人的观点,历经近两年的策划,终于确定了《佳片有约》的内容建构和包装形式。正是源自于充分的准备,《佳片有约》一经推出就显露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谈到《佳片有约》的成功,贾琪主任首先强调了片子选得好,可以说《佳片有约》推出的大部分影片都是经典影片,这是《佳片有约》成为成功品牌的基础。《佳片有约》是如何选“佳片”的呢?在栏目筹备初期,对选片只是局限于“经典”的范围内,凡是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或者拿过大奖的影片,均属“经典”系列,更多地考虑到影片的艺术性。经过多方听取意见并反复论证之后,编播人员感到这样选片的面过窄,不能把国外的优秀影片全面地介绍给观众,这无形中将会削弱观众的兴趣。于是在保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前提下,提出了十六字方针,最终对“佳”字定位为:“传世经典、恢宏巨制、大奖得主、票房骄子”,给“佳片”一个宽泛的定义。这样,选片的范围扩大了:有的影片改编自名著名篇,有的影片气势恢宏制作精良,有的是演员阵容强大,有的是取得了高额的票房,有的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当然还有一些拿到国际大奖的影片,另外,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美国和欧洲经典影片,还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影片也纳入栏目之中,这就使“佳片”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国别多,涵盖面广泛,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不同口味。而且,迄今为止,电影频道已与几十个国家的上百家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建立了联系,业务伙伴遍及五大洲,选片基础坚实而广泛,《佳片有约》又在很好的影片基础上优中选优,成为强中之强。源源不断的优秀的影片使很多观众养成了固定的收视习惯,《佳片有约》拥有了为数众多的固定收视群,并且不断吸引着更多的观众。

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去承载、传播,《佳片有约》也得益于一个新颖的结构,影片与访谈结合得好,整体性强,前后呼应。经过反复论证与广泛的观众调查,《佳片有约》最终采取了“把有关电影的分析、背景的介绍,放在影片之后”这样一个反常规的模式。整个栏目分为“佳片导视”、“佳片剧场”、“佳片漫谈”三个板块。这三个板块既循序渐进,又相互提携。“导视”部分在影片放映前播出,主要是对影片中的精彩收视点进行点播,用精彩画面与简短的提示引起观众的兴趣;“电影”部分,观众完整地对经典影片进行欣赏与思考;“谈话”部分是在影片放映后播出,主持人和专家就影片的价值与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使观众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理性提高。

将影片播放完后再请嘉宾座谈,当时的确是一种新的尝试。在1998年9月《佳片有约》栏目推出之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电视台采用这种先放电影后评论的架构包装电影。尽管直到这种栏目形式最终确定下来时,仍有专家抱着传统观念,提出放完电影再座谈就没有观众缘的担心,但该栏目收视率屡创新高的事实一再证明了这种新模式是成功的,它顺应了被电影感染的观众更想多了解影片背景及相关知识的心态,恰恰符合电影爱好者更想从艺术理论和社会、人文的高度上去把握佳片魅力的愿望。栏目一经推出,不光达到了预期的收视效果,赢得了既定的观众群;更由于这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极具可行性,创造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栏目包装模式。

作为围绕“佳片”设计的“佳片漫谈”,既是为了对“佳片”进行解读,也是为了通过解读“佳片”普及电影文化知识,帮助观众提高欣赏水平。“佳片漫谈”特别强调知识性,栏目每次都要邀请两位专家到场,他们要在不长的节目时间段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针对从影片中归纳提升出的问题答疑解惑,引导观众学会如何去欣赏佳片,懂得一部影片为什么会成为一部名片,通过解决问题普及文化知识。专家们不是就电影谈电影,而是多视角地切入,放射性地选择话题,他们可以就影片的幕后故事、获奖情况、主创人员进行介绍,或者就影片的时代背景、剧中人物性格、艺术技巧等进行解读,也可以从影片的某一点生发开去,从文学、社会学、历史、文化价值、道德取向等各方面展开见仁见智的探讨,甚至对影片的败笔也可以评头论足,发表自己的一家之言,力求帮助观众对影片有一个不偏不倚的全面认识。电影是社会的浓缩,为了从各个层次、各个切入点介绍电影,充分展示电影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人文内容,《佳片有约》所请来的专家不仅仅局限于电影电视界的专家、学者,还包括教育、社会、历史、哲学、经济等各行各业的资深人士,这就使“佳片漫谈”有了相对宽泛的空间,可以从电影中跳出来,放射性地漫谈永不枯竭的话题,让观众长久地保持新鲜感,因为有新鲜感才更有掌握知识的欲望,也才能常看常新。

为了更好地帮助观众欣赏影片,了解一部影片的内涵,从而掌握影片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嘉宾们的语言都是浅显易懂的,通俗而又充满趣味,用电视的语言诠释电影。在还专家以普通人,还专家以真实的同时,也让观众以专家的视点进行思考,提高艺术品位,最终实现还专家以精彩,还观众以满足。在节目中,尽量让专家放下架子,以普通人的身份来聊、来“侃”,而不是来讲、来教。一方面以“深入浅出”的话语方式让相对专业的电影知识容易被观众接受,一方面也使专家在交流中开拓思路、碰击火花,表现智慧。专家们的生动表述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参与性,使观众与栏目互动起来,使影片和谈话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形成一体化。另外在主持人方面,也进一步强调主持人“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话语特色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谈话空间,以鼓励和引导专家表现有个性的观点。《佳片有约》充分运用电视手段展现电影的魅力,尽可能做到电视和电影的完美统一,这也符合电影频道“影视合流”的宗旨。

影片是基础,内涵是关键,架构是保证,贾琪主任概括了《佳片有约》脱颖而出并发展成熟的三个元素,同时她特别强调这三个元素的结合点是三性统一。无论是选片还是漫谈,《佳片有约》都追求高的文化品味,为观众提供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佳片有约》树立的始终是积极、健康的形象,虽然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背景跟中国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真诚、善良、正直、关爱、宽容、无私等美好的品德是共同的。《佳片有约》在传播电影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弘扬人类共同的“真、善、美”。美好的东西更有观众缘,正是由于《佳片有约》充分展现了电影的美和人性的美,它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面对收视率不断上升的可喜局面,电影频道国际部并没有止步不前,多次组织电视业、电影界的权威人士进行改版论证、研讨,也在大专院校的师生中开展市场调研。《佳片有约》栏目的模式几经调整,栏目长度增加,内容上又丰富了“精彩简介”、“佳片档案”、“名人档案”、“有奖问答”等小板块,以丰富栏目的可视性和知识涵盖量,力争用更快的节奏更多的方式向观众传递更多的信息。此外,《佳片有约》的演播室实景历经三次更新,成为电影频道第一个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的现场访谈性栏目。

随着电影频道节目资源的扩展,观众将在今后的《佳片有约》里欣赏到更新的海外名片,不仅有今年刚作为分帐片引进院线发行的《继母》、《佐罗的面具》等,也有去年在全球热映的《102斑点狗》、《火星任务》、《人骨拼图》、《爱国者》等,在更为丰富的影片资源支持下,让我们共同期待着《佳片有约》栏目的成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