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上半年以来,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的关系骤然降温,而本月中旬突发的两国互逐外交官事件更使之处于危机边缘。日前,摩媒体甚至透露,罗军队正向罗摩边境地区调动,使人们从“外交战”中似乎闻到了硝烟的气味。
本月13日,摩尔多瓦宣布罗马尼亚驻摩大使馆武官扬·温古雷亚努上校为不受欢迎的人,限他10日内离境。作为报复,罗同日也宣布驱逐摩尔多瓦驻罗大使馆参赞雅·波波维奇,同样限其10天内离境。罗摩两国“外交战”日趋白热化。
罗摩两国是拥有共同祖先、历史、语言和文化的“罗马尼亚人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摩尔多瓦独立后,罗、摩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高层往来不断。10年中,罗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给予摩不少帮助,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两国关系是和谐的、特殊的。
然而,恰恰是罗马尼亚的这些“帮助”,被摩认为是“干涉”其内部事务。摩方称,“摩尔多瓦不需要罗马尼亚提供书籍、报刊方面的援助,因为这其中有些是用来反对摩尔多瓦国家利益的”,“这会使人联想到罗马尼亚在19世纪和1940年-1944年对摩尔多瓦的占领”。
其实,从去年8月起,罗摩双方就龃龉不断。当时,摩教育部决定把俄语作为摩尔多瓦第二正式语言,并在中小学推行。上月13日,摩政府又决定在中小学把“罗马尼亚人历史”改成“摩尔多瓦史”。新的历史书恢复了原苏联历史教科书中对摩尔多瓦历史的评述。
这些做法引起了讲罗语的摩尔多瓦族人(占摩尔多瓦人口的65%)的不满。从今年1月9日起,摩大中学生连日举行集会和示威,抗议政府的这一决定。摩政府方面认为,这些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摩人民基督教-民主党一直获得罗的支持,并发表声明,反对罗的“任何干涉”。对此,罗外交部予以回击,一一驳斥。
除“教科书事件”外,罗摩两国在摩境内东正教教区管辖权问题上也存在深刻分歧。罗东正教高层认为,摩的比萨拉比亚大主教教区应归罗马尼亚总主教管辖;而摩官方却宣称,该大主教教区隶属于莫斯科总主教教区。这起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双方还把官司打到了欧洲法院。
此间分析家指出,无论是“教科书事件”,还是“教区归属争端”,都不过是两国关系紧张的外在表现,双方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去年2月被认为亲罗的摩中右翼政党在大选中失败,而主张加强对俄关系的共产党人取得政权后,摩对外政策进行调整,从而使罗朝野对摩新政权产生不信任感。此间舆论称,事实上罗摩争端正将摩尔多瓦“向东推”。今后罗摩、俄摩关系如何发展,人们正拭目以待。
(本报贝尔格莱德3月21日电)